「天主,可憐我這個罪人罷!」(路18: 13) 耶穌以故事的形式,彰顯出祈禱時謙卑的重要性。首先, 耶穌提示我們,雖然我們努力去祈禱和遵守教規,假若 輕看別人或批判別人,已得不償失,因為愛德是祈禱生 活的基石。 在「浪子回頭」的故事中,耶穌把小兒子的話語:「爸爸, 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襯托出人與人的關係和人 與天主的關係同樣重要。當他得罪父親的時候,同樣也 得罪了天主。 同時,耶穌用:「天主,可憐我這個罪人罷!」這句話, 表示出人在悔改之餘,也需要天主的憐憫。耶穌復活後, 在加里肋亞湖邊,問了伯多祿三次:你愛我嗎?表示祂 非常重視伯多祿在天主前洗心革面的決心。 梁達材神父 讀經背景 讀經一 德訓篇 35 : 15 - 17,20 - 22 背景: 德訓篇的意思是「教會經典」。以色列人把貧 窮看作災禍,是人懶惰的後果,而且也是引人犯罪的機會。 註釋: 本篇讀經把窮人與被壓迫者,孤兒和寡婦相提並論,把他們視為誠心誠意恭敬天主的人,謙卑的人和義人。所以說他們的祈禱上徹雲霄,必蒙天主的俯聽。 讀經二 聖保祿宗徒致弟茂德後書 4 : 6 - 8,16 - 18 背景: 弟茂德是聖保祿的弟子,弟茂德後書是保祿書 信的最後一封,可稱為宗徒的遺囑。 註釋: 保祿自知為主殉道的日子將至,遂把自己要流 的血比作中悅主心的奠祭,滿懷信心地盼望進入天國。 福音 聖路加福音 18 : 9 - 14 背景: 在耶穌時代的猶太社會中,法利塞人是上等階級, 是熱誠的宗教人士,稅吏則被視為壓逼同胞的人,因而被擠在社會的邊緣。 註釋: 我們不要以自己的善行與人比較,自高自大。應記 著人與天主比較,在衪的聖台前眾人皆是罪人,謙 虛地祈求上主的仁慈。 Kitty陳玉芙撰 參考: 信仰旅程(思高聖經學會) 梵蒂岡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