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徒們聚集到耶穌跟前,將他們所作所教的一切,都報告給耶穌。」(谷 6:30) 雖云報告,實質是分享,因為耶穌不會重視聽眾人數的多寡。耶穌甚至不介意門徒無功而回。 從『撒種的比喻』,我們便可以得知門徒傳教的後果,苦樂參半。 我們不妨重溫其片段: 「那麼,你們聽這撒種的比喻吧! 凡聽天國的話,而不了解的,那惡者就來把撒在他心裏的奪去;這是指那撒在路旁的。 那撒在石頭地裏的,即是指人聽了話,立刻高興接受; 但在心裏沒有根,不能持久,一旦為這話發生了艱難和迫害,就立刻跌倒了。 那撒在荊棘中的,即是指人聽了話,卻有世俗的焦慮和財富的迷惑,把話蒙往了,結不出果實。 那撒在好地裏的,即是指那聽了話而了解的人,他當然結實,有結一百倍的,有結六十倍的,有結三十倍的。」 (瑪13:18-23) 路加福音記載了一段有關門徒吃了閉門羹後的反應: 「耶穌被接升天的日期,就快要來到,衪遂決意面朝耶路撒冷走去, 便打發使者在衪在前面走;他們去了,進了撒馬黎雅的一個村莊,好為衪準備住宿。 人們卻不收留衪,因為衪是面朝耶路撒冷去的。 雅各伯及若望兩個門徒見了,便說:『主,你願意我們叫火自天降下,焚毀他們嗎﹖」 耶穌轉過身來斥責了他們。 他們遂又到別的村莊去了。」 (路9:51-56) 可見,門徒在耶穌跟前,會盡情抒發一切不滿之情,更或許得到耶穌的安慰。 我們也可以用同樣的心情,作我們的禱告。 梁達材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