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徒把剩下的碎塊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筐。」(瑪14:20) 有些釋經學者 (exegetes) 認為耶穌並沒有施行「五餅二魚」的神蹟,人們只是受到呼籲,把收藏起來的東西都拿出來與眾分享。假如是如此的話,未免把當時群眾看成有點小家。 瑪竇以「五餅二魚」的神蹟,作為「生命之糧」的前奏,更以「建立聖體聖事」的模式去敘述:「舉目向天,讚頌了; 把餅分開,交給門徒,門徒又分給群眾。」耶穌所賜給人們的「生命之糧」(聖體聖事) ,自然遠超「十二筐」。 這「十二」的數字,可追溯至以色列十二支派,亦可指耶穌十二宗徒(apostles) ,有承先啟後的意思。 天主對人類的恩情,遠超過人們的想像。 梁達材神父 讀經背景 讀經一 依撒意亞先知書 55 : 1 - 3 背景: 以色列人是天主的選民,他們曾在曠野裏經驗了天主的特別照顧,喝從石頭縫中流出來的清水,吃從天上降下來的瑪納。所以他們很早就把飲食與「天主訂立的盟約」聯繫在一起。 註釋: 依撒意亞先知根據以色列人的傳統信仰,用不花錢和不付代價的美好食物,來象徵救主默西亞來到後的富庶,並向他的同胞宣布喜訊:天主將要同他們訂立新而永久的盟約。 讀經二 聖保祿宗徒致羅馬人書 8 : 35,37 - 39 背景: 聖保祿宗徒在前往羅馬前,去信通知信友及報告他傳揚福音的綱要。 註釋: 基督為我們的罪惡死了,亦為我們的成義而復活,上天下地都沒有事物可以令基督徒與衪隔絕。 福音 聖瑪竇福音 14 : 13 - 21 背景: 若翰在舊約中是最大的,是默西亞的前驅。 註釋: 耶穌在施行「五餅二魚」的奇蹟時,用了建立聖體聖事的動作。耶穌在最後晚餐時建立聖體聖事,以自己作為生命之糧,帶給人豐盛的生命,又以自己體血的犧牲為人訂立了新而永久的盟約。 Kitty陳玉芙撰 參考: 信仰旅程(思高聖經學會) 梵蒂岡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