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個外邦人,就沒有任何人回來讚美光榮天主嗎﹖」(路17﹕18) 猶太人和撒瑪黎雅人本來不互相往來,這十個痲瘋病人〔其中有九個是猶太人〕,為了要求耶穌醫治他們的疾病,也不介意走在一起。耶穌的願望,不是人人都能不分種族、不分貴賤地走在一起嗎﹖結果,他們十個人全部都得到痊癒。 為什麼除了這個外邦人,其他猶太人沒有回來讚美光榮天主呢﹖其中一個原因是,那些猶太人自恃屬於特選的民族,所得到的都是理所當然。不過,耶穌的回應,表示天主也重視人類感恩之心。 一次,耶穌顯現給傅天娜修女時,曾問過她﹕「妳為何沒有向我要求些什麼呢﹖」她答道﹕「主,你已全知道我的需要﹗」耶穌答道﹕「我知道是一回事,妳祈求是另一回事﹗」可見,耶穌是珍惜我們祈求之心、感恩之心。 梁達材神父 讀經背景 讀經一 列王紀下 5: 14 – 17 背景: 納阿曼是一個很有權勢的外邦人, 他相信厄里叟先知有能力治好他的癩病, 就帶著隆重的禮物去求醫。 註釋: 天主的救恩是普遍性的, 衪並不歧視外邦人. 納阿曼痊癒後回來感謝先知, 并表示了他皈依天主的決心。 讀經二 聖保祿宗徒致弟茂德後書 2: 8 – 13 背景: 弟茂德是聖保祿的弟子, 弟茂德後書是保祿書信的最後一封, 可稱為宗徒的遺囑。 註釋: 我們若忠信到底, 亦要光榮復活, 與基督為王. 但如果我們不忠信而背棄衪, 耶穌還是忠信的, 衪仍要按不變的公義來審判我們。 福音 聖路加福音17: 11 – 19 背景: 猶太人和撒瑪黎雅人原本互相仇恨, 但痲瘋病卻使一群人同舟共濟. 痲瘋病人殘缺的外貌, 被認定是罪惡的結果, 患者被迫離開民居, 整個情況代表一個無救恩的狀態。 註釋: 疾病能夠是一個機會, 使人在屬靈上渴求天主的救恩, 我們對天主的信仰, 好比癩病的痊癒, 也是天主對我們的恩賜. 我們應以萬分的感恩來保持這份極其珍貴的禮物。 Kitty陳玉芙撰 參考: 信仰旅程(思高聖經學會) 梵蒂岡電台網頁 論盡神學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