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自高自大的,必被貶抑﹔自謙自卑的,必被高舉。」(路18﹕14) 同樣的結語,也用於瑪竇福音[瑪23:12],不過,所用的比喻則有別。路加以法利塞人和稅吏的祈禱為例,而瑪竇則以法利塞人和經師只懂說,不懂作,為比喻的中心。 耶穌的目的是指出偽善的破壞性,因為人總是不自覺地自滿自足,而不去尋求進步。 「我不像別人那樣勒索、不義、淫亂、放蕩……我每週守齋兩次,所得的收入,都捐獻十分之一。」 究竟這法利塞人錯在那裡﹖便是錯在批判別人。 瑪竇則以「他們指〔法利塞人〕只說而不做」去指出,沒有行為的教導同樣是偽善的。 耶穌說過﹕「我來是服事人,不是受人服事。」也說過﹕「你們要彼此洗腳﹗」 謙虛便要學習放下自己,身體力行,同時切戒批判他人。 梁達材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