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實在告訴你們:假如你們有像芥子那麼大的信德,你們向這座山說:從這邊移到那邊去!它必會移過去的;為你們沒有不可能的事。」 (瑪17:20)

在生命的際遇中,你不知多少次感到需要有人向你伸出援手,但又同時發覺別人愛莫能助。那時,你往往會不期然地投靠『一位』,希望祂能夠把不可能的事變得可能,而這『一位』便是耶穌。
且聽祂說:

「我實在告訴你們:假如你們有像芥子那麼大的信德,你們向這座山說:從這邊移到那邊去!它必會移過去的;為你們沒有不可能的事。」 (瑪17:20)

無疑,我們不應從字面去理解『移山』這個字眼。耶穌給予門徒行聖蹟的能力,目的不在於使群眾嘆為觀止。『移山』這個詞只不過是故意誇大的語法,以便門徒能明白,並要他們緊記一點,即是只要有信德,一切都是可能的。
一切奇蹟,無論是耶穌直接施行的,或是藉著祂的門徒所成就的,目的都是為了彰顯天國、傳揚福音或救贖人類。『移山』與這些目標卻沒有多大關係。
耶穌拿『芥子』的大小與信德比較,但祂的意思並非指我們的信德要有多大,而是要求我們擁有純正的信德。這種信德的特徵則在乎完全依賴上主,而不仰仗個人的力量。
假如有時你的信德或存有質疑或感到動搖,這表示你對天主的信德還未圓滿。你的信德仍然薄弱而無效,仍然倚重了個人的力量和人性的邏輯。
但那完全信任天主的人卻曉得把一切交托在祂的手中……天主是無所不能的。
耶穌對門徒所要求的信德便是一份對天主充滿信心的態度,讓祂彰顯祂的威能。
這信德並不限於某些出類拔萃的人;反之,所有的信徒都可以,並應該具備這樣的信德。

「我實在告訴你們:假如你們有像芥子那麼大的信德,你們向這座山說:從這邊移到那邊去!它必會移過去的;為你們沒有不可能的事。」

有人認為耶穌向門徒說這句話時,正在打發他們出外傳教。
假如我們意識到自己只是一群毫無準備的『小小的羊群』,既沒有任何特殊的天份,又需要在無數群眾前宣講福音的真理,的確很容易令人氣餒和顫慄。尤其要面對那些對天主的國不感興趣的人時,亦自然很容易令我們變得心灰意冷,並認為當前的任務簡直是不可能的。
所以耶穌向祂的門徒保證,只要他們有信德,就算連冷淡及漠不關心的態度都可以『移開』及徹底改變過來。
假如他們有信德,便沒有不可能的事。
事實上,在任何生活的環節中,只要是關乎推廣福音和拯救人靈的事工,都可以把這句話應用出來。
有時我們面對著幾乎無法克服的困難,很容易會受到誘惑,連天主也乾脆不加信賴。我們人性的想法會這樣說:「我受夠了!反正信賴上主也沒有用的!」就是在這時刻,耶穌勸勉我們不要氣餒,並要全心投靠上主。祂總會以某種方式去應允我們的祈求!

李儀便有過這樣的體驗。
數月前,她滿懷希望來到一個人地生疏的地方工作,但過了不久,她開始感到灰心和孤獨。她和跟她一起工作和生活的女孩子們之間,似乎隔著一堵不能攀越的圍牆。雖然她一心只想為了愛而服務他人,但在她們當中,她卻感到被孤立起來,並跟她們成了陌路人一樣。
問題在於她們彼此間溝通的語言都不是自己的母語。未到該地工作前,李儀只聽說那裡人人都講法語,於是她便進修了法文。抵達之後她才知道當地的人只在學校裡修讀法文,而平時卻大多不願意用法文與人交談的。她多次嘗試把那使她與別人分隔的『山』移開,但總是徒勞無功。她不斷自問:「我可以為她們做些什麼?」
她總發現一位同伴瑪莉心情沉重;一天晚上,她甚至沒有吃飯,只躲在自己的房間裡。李儀希望能幫助她;來到瑪莉的房間前,躊躇了一會,心裡有點害怕。她本想敲門,但又不知對她說些什麼。結果,她離開了。
翌日早上,她跪在教堂裡最後的一排,雙手掩面,怕別人看見她不斷流淚。在教堂裡完全沒有語言的阻隔,也不用作任何解釋,因為那裡有『一位』能瞭解人的內心。於是她滿懷信心,熱切地向耶穌祈求:「為什麼我不能分擔其他女孩子的十字架,使她們明白袮曾令我瞭解的一端真理,就是每一份痛苦都是愛呢?」
她在聖體櫃前期待著回音似的,因為在她過去一生中,上主曾照亮了她心靈上種種的黑暗與陰霾。她看到當天的讀經的一句福音這樣說:「你們放心(即是說,保持信德吧!),我已戰勝了世界。」(參閱若16:33) 這句話就像甘露一樣落在李儀的心田,使她感到心靈異常平安。
當她回家吃早飯時,立刻遇到打理宿舍的安妮。李儀向她打個招呼後便跟著她進入廚房,一聲不響的幫助她預備早餐。
第一個進入飯廳的是瑪莉。她急忙的來到廚房取咖啡,為的是想避免遇到其他人,但看到李儀那麼祥和的樣子卻令她呆住了:她的心靈強烈的被這份平安打動了。
那天下午在歸途中,瑪莉騎著自行車,從後面趕上李儀,用簡單的句子向她低聲說:「你不用說什麼了,今天你的榜樣已告訴了我:『你也去愛吧!』」
這座『山』已經被移開了。

盧嘉勒

註:本月聖言已於1979年9月份發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