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鐸年每日默想 (4月25日)

天主的愛超越任何愛情

親愛的青年修士和會士們,你們自身將成為生活的祭壇,基督祭獻之愛臨現於此祭壇之上,並成為你們所遇見之人的靈性滋養的啟發與泉源。

積極回應上主的召叫並以貞潔,神貧,服從跟隨他,你們加入了使你們成為“反對標記”的基督門徒的行列。

每天在你們的生活中效法主耶穌的自我奉獻,承行天父的旨意。這樣,你們將體驗到自由與喜樂,並能吸引別人歸向這愛。這愛超越其他一切的愛,如同其根源和圓滿的終結。你們要時刻牢記,對於天國,貞潔就是擁抱完全奉獻於愛的生活。

教宗本篤十六世

在悉尼祝聖一座祭台時的講道

2008年7月19日

(參閱: 司鐸年箴言薈萃 第四冊)

一言為定 (2010年4月24日)

「主! 惟你有永生的話,我們去投奔誰呢? 我們相信,而且已知道你是天主的聖者。」 (若6:68-69)
有些門徒離開了耶穌,因為覺得他的話相當生硬,主要是他說過:「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他的血,在你們內,便沒有生命。」
那時候,任何人都不明白這句話,是指耶穌將要建立的聖體聖事,因為耶穌從未提及過,他將在逾越節晚餐要作的事。伯多祿的回應:「主! 惟你有永生的話,我們去投奔誰呢?」是信德的典範。
我們或許會問,為甚麼耶穌當時沒有詳細解釋。一位教父說得很好:「為有信德的人,不必解釋,已相信了;為沒有信德的人,解釋也撇不了疑竇。」信德並不表示盲從,而是我們跟從的是「天主的聖者」,耶穌基督自己!
要跟從的這位「天主的聖者」,我們需要與他直接的交往。請看若望記述他認識耶穌的經過:「第二天,若翰和他的兩個門徒,又在那裏站著, 若翰看見耶穌走過,便注視著衪說:『看,天主的羔羊!』 那兩個門徒聽見他說這話,便跟隨了耶穌。 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跟著,便問他們說:『你們找什麼?』他們回答說:『辣彼! ──意即師傅──你住在那裏?』 衪向他們說:『你們來看看吧! 』(若1:35-39) 結果,他們便住下了!這兩位門徒便是若望及伯多祿的哥哥安德肋。
兩位前往厄瑪烏的門徒,便有與耶穌交往的經驗:「當他們臨近了他們要去的村莊時,耶穌裝作還要前行。 他們強留衪說:『請同我們一起住下吧!因為快到晚上,天已垂暮了。』耶穌就進去,同他們住下。 當耶穌與他們坐下吃飯的時候,就拿起餅來,祝福了,擘開,遞給他們。 他們的眼睛開了,這才認出耶穌來。」(路24:28-31)
假若若望和安德肋沒有到耶穌住的地方,或後來這兩位門徒沒有強留耶穌,也可能歷史要重寫。
把握機會,讓耶穌進入我們的心田。
梁達材神父

神父講道 – 復活期第三週 (週六) (2010年4月24日)

聖斐德(斐德理)司鐸殉道
恭讀聖若望福 6:60-69
耶穌的門徒中有許多人聽了他的話,便說:「這話生硬,誰能聽得下去呢?」耶穌自知他的門徒對這話竊竊私議,便向他們說:「這話使你們起反感嗎?那麼,如果你們看到人子升到他先前所在的地方去,將怎樣呢?使生活的是神,肉一無所用;我給你們所講論的話,就是神,就是生命。但你們中間有些人,卻不相信。」原來,耶穌從起頭就知道那些人不信,和誰要出賣他。所以他又說:「為此,我對你們說過:除非蒙父恩賜的,誰也不能到我這裏來。」
從此,他的門徒中有許多人退去了,不再同他往來。於是耶穌向那十二人說:「難道你們也願走嗎?」西滿伯多祿回答說:「主!惟你有永生的話。我們去投奔誰呢?我們相信,而且已知道你是天主的聖者。」
—基督的福音。

(Saturday of the 3rd week of Easter)

A Reading from the Holy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6:60-69

60 Many of his disciples, when they heard it, said, “This is a hard saying; who can listen to it?” 61 But Jesus, knowing in himself that his disciples murmured at it, said to them, “Do you take offense at this? 62 Then what if you were to see the Son of man ascending where he was before? 63 It is the spirit that gives life, the flesh is of no avail; the words that I have spoken to you are spirit and life. 64 But there are some of you that do not believe.” For Jesus knew from the first who those were that did not believe, and who it was that would betray him. 65 And he said, “This is why I told you that no one can come to me unless it is granted him by the Father.” 66 After this many of his disciples drew back and no longer went about with him. 67 Jesus said to the twelve, “Do you also wish to go away?” 68 Simon Peter answered him, “Lord, to whom shall we go? You have the words of eternal life; 69 and we have believed, and have come to know, that you are the Holy One of God.” because of me.

—The Gospel of the Lord.

往神父講道目錄

司鐸年每日默想 (4月24日)

重新評估社會之愛

為使社會更人性化,更具人性尊嚴,需要重新評價社會生活之愛——在政治、經濟、文化層面——,使之成為其行動的崇高而不變的準則。

如果正義本身能夠以公平的方式裁定人類在相互分配之中客觀的利益,那麼,愛,唯有愛有能力使人尋獲自我。不能單一地以正義的標準劃定人際關係:基督徒知道天主進入人類的關係中是由於愛,他等待人類的答復也就是愛。

因此,愛是人類相互關係的最崇高與最尊貴的形式。愛應該推動人類生活的每個因素,也延伸到國際秩序。人類唯有讓“愛的文化”做主,才能夠享受真正而持久的和平。

《教會社會訓導綱要》582號

(參閱: 司鐸年箴言薈萃 第四冊)

神父講道 – 復活期第三週 (週五) (2010年4月23日)

聖喬治殉道
恭讀聖若望福音 6:52-59
那時,猶太人彼此爭論說:「這人怎麼能把他的肉,賜給我們吃呢?」耶穌向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他的血,在你們內,便沒有生命。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我且要叫他復活,因為我的肉,是真實的食品;我的血,是真實的飲料。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內,我在住在他內。就如那生活的父派遣了我,我因父而生活;照樣,那吃我的人,也要因我而生活。這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食糧,不像祖先吃了『瑪納』仍然死了;誰吃這食糧,必要生活直到永遠。」這些話是耶穌在葛法翁會堂教訓人時說的。
—基督的福音。

(Friday of the 3rd week of Easter)

A Reading from the Holy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6:52-59

52 The Jews then disputed among themselves, saying, “How can this man give us his flesh to eat?” 53 So Jesus said to them, “Truly, truly, I say to you, unless you eat the flesh of the Son of man and drink his blood, you have no life in you; 54 he who eats my flesh and drinks my blood has eternal life, and I will raise him up at the last day. 55 For my flesh is food indeed, and my blood is drink indeed. 56 He who eats my flesh and drinks my blood abides in me, and I in him. 57 As the living Father sent me, and I live because of the Father, so he who eats me will live because of me.

—The Gospel of the Lord.

往神父講道目錄

司鐸年每日默想 (4月23日)

直到根基

基督啟示我們,超性的生活就是與聖三的共融。父、子、聖神在愛的完美共融中,分享著合一的崇高奧跡。為了人類生存的尊嚴和偉大,在聖三內賜予各種愛情與共融 ……

在世人中應建立的共融,是一種擁抱其本質直至愛情之根源的共融,是一種應該體現在整個生活中的共融,包括經濟、社會和政治的領域。

布埃布拉(Puebla)會議

大會宣言 212,215號

(參閱: 司鐸年箴言薈萃 第四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