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恕之道
最近,偶然在一電視節目中,看到一輯訪問一位剛從利比亞回來的無國界醫生。受訪問者是一位在香港公立醫院服務的外科醫生。他利用自己的假期在當地服務一個月。記者問及他最深的印象時,他指出無論是政府軍或叛軍的傷兵,都接受同等待遇,雖然當時的救援設施是屬政府軍所控制。
醫療無分國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亦應無分敵我。
人彼此總有不咬咬弦的地方。否則,伯多祿不會問耶穌,寬恕別人,七次可足夠嗎!
耶穌的回應:「我不對你說七次,而是七十個七次。」耶穌並不是說了便算數,他自己更身體力行。
大家還記得伯多祿曾在大司祭庭園裡,否認自己是耶穌的門徒。耶穌復活後,在加里肋亞湖邊,耶穌只是以充滿憐愛的口吻問伯多祿:「你愛我嗎?」耶穌聽到伯多祿的回應:「主,你知道我愛你」時,便已心滿意足。
寬恕之道,在乎有心人。若難以啟齒說聲:對不起,至少在行為上,伸出友誼之手。
我曾與已去世的科明智神父共事三年。有一次,為了一些誤會,我倆在晚飯時並不投緣。到了第二天早晨,我走進他的辦公室,向他伸出了友誼的手。他立時給我熊抱,並對我說:「你是一個好神父!」自那天起,我們成了好朋友。
十年前,我被派往多倫多工作。因為上任的主任司鐸與堂區議會某些成員意見不合,結果我的「空降」於該堂區,更成了磨心。經過半年的折磨,我才接任主任司鐸之職。我沒有懷恨在心。五年後,當那位司鐸慶祝晉鐸金慶時,我特意邀請他回堂區慶祝,並主持安放中華致命聖人的聖髑入祭台中。
我雖然說是折磨,但我沒有失去半點平安,反而內心覺得是一份榮幸,因為能與基督同行。
家長最常犯的毛病,是當子女犯某一錯誤的時候,便把他們過去一切的錯誤都加起來,予以同時責罵。這是不正確的,因為帶出了一個訊息:我沒有忘記你過去的錯誤!
雖然我們真的沒有忘記,但應學習耶穌對伯多祿那樣,讓過去的成過去,不必計較。在末日審訊時,我們不是也願意耶穌這樣對待我們嗎?
梁達材神父
(原文見2011年10月23日公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