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Fr. Peter | Jul 20, 2010 | Gospel Reflection, Word Forever
「有的落在好地裏,就結了實。」(瑪13:8)
按猶太人農夫的習慣,是先撒種,後耕耘。因此許多表面是好地的,但到耕耘時,才發覺土壤不深,故種子長不起來。耶穌借用撒種的比喻,表達天主的聖言是向所有人類宣講的,沒有一人是例外。
事實上,不少聽眾覺得耶穌的道理生硬而離他而去。
伯多祿也曾謙卑的向耶穌說:「主,唯你有永生的話,離開了你,我們何去何從?」
比喻中的土地當然不能改變,但靈魂的心田卻可以化干戈為玉帛。瑪利亞瑪大肋納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耶穌曾在她身上驅出七個魔鬼。結果,她變成一位謙卑自下的女子。她用淚水洗耶穌的腳,用頭髮擦乾,並用名貴的香液敷抹。
當有些門徒看不過眼時,耶穌說:「任由她罷!她愛德的行為將要永傳於世。」
可見,我們不應因為過去的不是而自我貶值,反而因主耶穌的寬恕而成為十字架恩寵的見證人。
我們原是罪人,但耶穌卻使我們成為他生命的一部份。耶穌願意我們不斷進取,結成三十倍、六十倍,甚至一百倍的果實。
主,唯你有永生之言,離開了你,我們何去何從?
梁達材神父
by Fr. Peter | Jul 19, 2010 | Gospel Reflection, Word Forever
「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兄弟﹖」(瑪12:48)
耶穌伸出衪的手, 指自己的門徒說:
「看! 我的母親,我的兄弟! 不拘誰遵行我在天之父的意旨,他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親。」 (瑪12:49-50)
聽到耶穌的這些說話,肯定地,他的表兄弟必然有所反感,因為沒有了血緣應有的親暱。耶穌的母親大概已習慣了耶穌說話的內涵:在一切事物上皆以天父的意旨為大前題。
:耶穌十二歲那年,在耶路撒冷過完節後,他獨自留在那裡,但沒有通知父母。可想像聖母是如何焦急。經過三天的尋找後,才在聖殿找到小耶穌。
以下的對話,只有在天主的愛內,才可那樣平靜的交流:
「孩子,為什麼你這樣對待我們? 看,你的父親和我,一直痛苦的找你。」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找我? 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裡嗎?」 (路2:48-49)
耶穌的答覆:「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裡嗎?」和「不拘誰遵行我在天之父的意旨,他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親。」不是有同工異曲之感嗎?
耶穌要指出的是:凡事的大前提都是承行聖父的旨意。
梁達材神父
by Fr. Peter | Jul 18, 2010 | Pastor Corner
最低工資,是城中熱門話題。大部份的顧員要求每小時$33。坊間的回響,卻有些出入。部份中小型企業顧主,非不為也,不能也,而顧員亦體諒;可惜,特別是大財團的顧主,非不能也,不為也。何解?因為上市的關係,要保持某百份比的盈利。
究其因,地產商實要承擔部份的責任,因為租金偏高,使經營任何工種的人士,都百上加實斤。無怪乎官商勾結之聲,不絕於耳。當然這是不盡不實的控訴,因為香港還是崇尚自由經濟的社會。一天人若不改變向『錢』看的態度,就算定下了最底工資,人的尊嚴還是被壓在『金錢至上』底下。
今天的社會,還是需要心靈上的改造,否則任何方案,只是治標不治本。
一九九一年五月,普世博愛運動創始人盧嘉肋女士(Chiara Lubich)在巴西訪問時,提出『共融經濟』(Economy of Communion)方案,以解決當地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這方案現成了許多學者研究的科學。
這方案很簡單,便是要求顧主把利潤分三份:一份用作濟貧,一份用作心靈教育,最後一份才用作企業發展。短線看來,利潤非常微薄,但長線看來,民生已大為改善。問題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或以『金錢』為本?
梁達材神父
(原載於聖母領報堂網頁www.annunciation.catholic.org.hk)
by Fr. Peter | Jul 17, 2010 | Others, Word Forever
「瑪利亞選擇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從她奪去的。」(路10:42)
相傳這位瑪利亞,便是耶穌曾經在她身上驅出七個魔鬼的瑪利亞瑪大肋納;這可解釋到,她是如何珍惜與耶穌相聚的時刻。
耶穌對瑪爾大說:「瑪爾大, 瑪爾大! 妳為了許多事操心忙碌。」這可解說是耶穌善意指正。既然耶穌不常和她們在一起,何不暫時放下手頭的工作,聽聽耶穌智慧之言?
凡事有時:工作有時,祈禱有時,休息有時。
「瑪利亞選擇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從她奪去的。」指一個人若真誠悔改,皈依基督的話,天主的恩寵為這個人是強而有力的。
耶穌在整段對話中,沒有貶低工作的價值。假若人只顧工作而忘卻祈禱的話,便是對生命的意義本末倒置。因為人的工作是用以聖化世界,光榮天主,並非滿足個人的意欲。
讓我們也揀選最好的一份。
梁達材神父
by Fr. Peter | Jul 15, 2010 | Gospel Reflection, Word Forever
「人子是安息日的主。」(瑪12:8)
舊約時代,安息日為聖日,是基於天主以六天造了天地萬物,第七天停工休息。當天除嚴禁工作外,還應召集聖會。(肋23:3) 可惜,以民自充軍後,由於沒有了聖殿,安息日的團聚訴求,形同虛設,繼而祇顧外表的『猶太(形式)主義』成為當時主流思想。
教會成立初期,以一週的第一天為聖日,作為紀念救主復活的日子。在那一天,亦是基督徒團聚的日子。
嚴格來說,為法利賽人看來,耶穌的門徒掐麥穗吃,算是違反安息日的禁令。
不過,門徒真的可能餓了!他們也許得到耶穌的許可或默認,才掐麥穗吃。因此耶穌公開的說:「人子是安息日的主。」他有權更改法律。況且,耶穌以『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作為論點。
安息日是慶祝創世的日子、救世的日子,值得慶祝。
梁達材神父
by Fr. Peter | Jul 14, 2010 | Gospel Reflection, Word Forever
「我的軛是柔和的,我的擔子是輕鬆的。」 (瑪11:30)
耶穌向自己的門徒指出,不要學習經師和法學士的陋習,即曲解法律的原意,並且只教別人做,但自己卻不動一個指頭。
首先,耶穌要求門徒身體力行:「你們要跟我學習!」學習他的良善心謙。在最後晚餐時,耶穌給門徒洗腳,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耶穌並沒有豁免門徒背負自己的『軛』和『擔子』,只是說:「我的軛是柔和的,我的擔子是輕鬆的。」
為甚麼會是『柔和的』及『輕鬆的』呢?因為無論是怎樣的苦楚,假若是來自天主的聖意的話,天主必定給予我們足夠的恩寵去承擔。換句話說,那些自尋煩惱的情況,則按別論。
因此,大前提是承行天主的聖意。
耶穌也在山園祈禱時,求父免去他的苦爵。不過他仍補充說:「不要按我的意思,而是按你的意思。」
耶穌從沒有失去過平安。當在曠野四十天嚴齋後,雖受到魔鬼試探時,他只是從容地印證聖經的話語去作回應,而從沒有與試探者討價還價。
「是便說是,非便說非」的原則,便是耶穌不受誘惑燻到頭腦的原因。
另外,更重要的原因,便是耶穌和我們一起背負十字架。
梁達材神父
by Fr. Peter | Jul 13, 2010 | Gospel Reflection, Word Forever
「父啊!天地的主宰!我稱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瞞住了智慧和明達的人,而啟示給小孩子。」(瑪11:25)
耶穌是指那些經師和法學士,雖然博學多才,但對福音的要義,卻一竅不通;然而,跟隨耶穌的門徒,除少數外,大部份都是沒有學識,他們卻能深切領悟耶穌的講話。
「耶穌來到了裴理伯的凱撒勒雅境內,就問門徒說:『人們說人子是誰?』
他們說:『有人說是洗者若翰;有人說是厄里亞;也有人說是耶肋米亞,或先知中的一位。』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
西滿伯多祿回答說:『你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
耶穌回答他說:『約納的兒子西滿,你是有福的,因為不是肉和血啟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 (瑪16:13-17)
伯多祿是漁夫,所受教育不多,卻能說出來自天父的啟示。一方面,伯多祿是特選的,但另一方面,謙誠是他的特色。
「耶穌對西滿說:『划到深處去,撒你們的網捕魚吧!』
西滿回答說:『老師,我們已整夜勞苦,毫無所獲;但我要遵照你的話撒網。』
他們照樣辦了,網了許多魚,網險些破裂了。
他們遂招呼別隻船上的同伴來協助他們。他們來到,裝滿了兩隻船,以致船也幾乎下沈。
西滿伯多祿一見這事, 就跪伏在耶穌膝前說:『主,請你離開我,因為我是個罪人。』」(路5:4-8)
這『謙誠』便是耶穌所指的『小孩子』之道。
梁達材神父
by Fr. Peter | Jul 3, 2010 | Medjugorje
June 25, 2010 Message to Ivan
“Dear children, also today the Mother calls you with joy: Dear children, be my carriers, carriers of my messages. Spread my messages in this tired world. Dear children, I desire for you to be my sign, my living sign. Therefore also tonight, I call you to accept the message which I gave you today. Live it. Know, dear children that the Mother always prays with you and prays for you to Her Son. Thank you dear children that also today you have accepted my messages and for living my messages.”
親愛的孩子們:
今天,你們的母親以喜樂的心情召喚你們:親愛的孩子,你們要成為我傳遞訊息的工具。給這個疲累的世界傳遞我的訊息。我希望你們成為我活生生的記號。今天晚上,猶如日中的時候,請你們接受我的訊息。把它生活出來。你們知道,你們的母親常常和你們一起祈禱,並且在聖子前為你們祈禱。多謝你們今天聽從了我的訊息,並且把它生活出來。
2010年6月25日聖母給Ivan 的訊息
梁達材神父躬譯
Click HERE to send this eCard to your friends.
by Fr. Peter | Jul 2, 2010 | Medjugorje, Prayers
July 2, 2010 Message to Mirjana
“Dear children, my motherly call, which I direct to you today, is a call of truth and life. My Son, who is Life, loves you and knows you in truth. To come to know and to love yourself, you must come to know my Son; to come to know and to love others, you must see my Son in them. Therefore, my children, pray, pray, that you may comprehend and surrender with a spirit that is free, be completely transformed and, in this way, may have the Kingdom of Heaven in your heart on earth. Thank you!”
親愛的孩子們:
今天,我以母親的呼喚,召叫你們走向真理及生命的道路。我的聖子是生命。祂在真理中愛著你們及認識你們。若然你們懂得認識和愛自己的話,你們必先要愛我的聖子;若然你們要認識和愛鄰人的話,你們必先要在鄰人身上認出我的聖子。因此,孩子們,祈禱、祈禱罷!好使你們能完全明白、完全自由地信服、同時完全地改變過來。這樣,天主的國便臨現在你們的心中。謝謝你們。
聖母在2010年7月2日給Mirjana的訊息
梁達材神父躬譯

Click HERE to send this eCard to your friends.
by Fr. Peter | Jun 2, 2010 | Medjugorje
June 2, 2010
“Dear Children, Today I call you with prayer and fasting to clear the path in which my Son will enter into your hearts. Accept me as a mother and a messenger of God’s love and His desire for your salvation. Free yourself of everything from the past which burdens you, that gives you a sense of guilt, that which previously led you astray in error and darkness. Accept the light. Be born anew in the righteousness of my Son. Thank you.”
親愛的孩子們:
今天我邀請你們祈禱及守齋,好準備我的聖子能順利能進入你們的心內。請接受我作為你們的母親、並接受我給你們有關天主是愛,並且天主願意你們人人都得救的訊息。
讓你們能釋懷於過去一切令你們深感罪疚的事情,即一切導致你們誤入歧途及黑暗的事情。
接受光明罷!在我聖子的正義內重生。
多謝你們。
2010年6月2日聖母給Mirjana的訊息
梁達材神父躬譯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