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Fr. Peter | Jan 1, 2010 | Gospel Reflection, Word Forever
「滿了八天,孩子應受割損,遂給衪起名叫耶穌。」(路2:21)
按思高聖經釋義:「割損是加入選民的外在標記(創17:10-11)。天主為叫猶太人感念天主在埃及保護長子之恩,凡所生長子都要獻於天主,在聖殿內服役。後服役之事,為肋未人所代替,但長子應交五『協刻耳』從聖殿贖回(戶3: 12, 47)」按肋12:1 – 12 婦人生子,即成為不潔,第四十日應獻祭取潔。一對鴿子或斑鳩,是窮人的祭獻。」
耶穌所受的割損,卻是他為全人類流出了第一滴血。
耶穌(希伯來文:Joshua; 希臘文:Jesous)名字的意思是:上主是拯救者。「她要生一個兒子, 你要給衪起名叫耶穌,因為衪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們的罪惡中拯救出來。」 (瑪1:21)
由於『耶穌』這名字是普遍的,故福音作者以『納匝肋人耶穌』,或『若瑟的兒子耶穌』,『或瑪利亞的兒子』,以作區別。
現在我們多數以『耶穌基督』來稱呼他,即受聖神所祝福的耶穌。(「受傅者」希伯來文:Messiah;希臘文 : Christos)「眾百姓受洗後,耶穌也受了洗;當衪祈禱時,天開了; 聖神藉著一個形像,如同鴿子,降在衪上邊;並有聲音從天上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因你喜悅。』」(路3:21-22)
耶穌的『受傅』當然也是包括壯烈的捐軀:「看,這孩子已被立定,為使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和復起,並成為反對的記號。」 (西默盎)(參路2:34) 為此,我們不難理解,跟隨耶穌的門徒,(今天的基督徒)也要喝耶穌的苦爵。
梁達材神父
返回一言為定目錄
by Fr. Peter | Jan 1, 2010 | Pastor Corner
「划到深處去!」(路5:4)是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2000年禧年結束時,並在第三千年開始的同時,對普世教會的勉語。(見Novo Millennio Inuente, n 1)
首先,讓大家回顧過去十年在普世教會及香港教區所發生的大事:
2000年1月1日: 公元二千禧年開始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2000年10月1日為120位中華殉道者(包括87位華籍信徒及33位外籍傳教士)宣聖。
2002年7月:世青節 (加拿大多倫多)
2002年9月23日:胡振中樞機息勞歸主。助理主教陳日君隨即接任為香港主教。
2002年10月 – 2003年10月:玫瑰經年。
2004年10月 – 2005年10月:聖體年。
2005年4月2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息勞歸主。
2005年4月24日:教宗本篤就職。
2005年7月:世青節(德國慕尼黑)
2006年2月22日:陳日君主教獲教宗本篤十六世擢陞為樞機。
2007年5月27日:教宗本篤十六世發表致中國教會信函。
2008年4月:宗座外方傳教會慶祝來港150 周年。
2008年6月28日 – 2009年6月29日:聖保祿年
2008年7月15-20日:世青節 (澳洲雪梨)
2008年10月1日:巴黎外方傳教會慶祝創會及在亞洲福傳350週年。
2009年4月16日:陳樞機獲准退休,湯漢就任為香港教區主教。
2009年6月:司鐸聖召年開始。
由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發起的世界青年節,主禮的教宗本篤十六世和上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性格雖然不一樣,但恩寵依然。可見天主的工作,還是天主去完成。
飲水思源,我們還得感謝傳教士的辛勞。除了巴黎外方傳教會、宗座外方傳教會的會士外,還有美國天主教傳教會(MM)、墨西哥外方傳教會(MG)、魁北克外方傳教會(PME)、斯加布羅外方傳教會(SFM) 、韓國外方傳教會(KM) 等。
今天,香港已不算是真正的傳教區(雖然仍隸屬羅馬傳信部),但由於本地神職人員不足夠,故仍需大量外籍傳教士協助牧民的工作。有一看似不合邏輯的結論,當香港能成立香港外方傳教會的時候,本地神職班自然會欣欣向榮。未知曾在非洲工作三年的甘寶維神父有沒有同感。
校本條例的官司快有結論,其結果將對未來香港教區辦學的方向是有深遠影響的,請代禱。
在未來一年,讓我們不斷『划到』聖體台前去,尋求他的指引與安慰。
梁達材神父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