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話短說 (2010年9月29日)

一位不見經傳的十八歲女青年,於2010年9月25日,在羅馬的天主慈悲大殿,被冊封為真福(beatified)。她的名字叫Chiara Luce。她在1971年10月廿27日出生於意大利西北部一座小城。
她十七歲那年得了骨癌。經過數次手術,都不成功。最後還接受了截肢手術。她於1990年回歸父家。當地主教於她去世後不久便展開封聖的程序。結果,於2009年10月9日宣認她為『可敬者』(venerable)。
教會冊封一位聖人,當然有其特別的因素。她所屬的教區主教認為她勇於接受現實,並且常以歡愉的心情去面對病苦,實在是今天青年人的典範。
年紀還小的時候,Chiara Luce已懂得關愛別人。她常把玩具保持得非常清潔完整,以便將來送給別的小朋友時,不是肢離破碎的玩具。
她還在讀小學時的某年聖誕,她主動邀請一位同學到自己家中慶祝聖誕,因為她同學的母親剛過世。
她年己還小的時候,已答應學習耶穌那樣謙卑去承行聖父的旨意。故當她得知患上癌病的時候,她心裡是充滿了一份無名的喜樂。許多時候,是她安慰來探病的家人和同學。
她的主治醫生亦因她的生活見證而重回天主的懷抱。
某天,當她散步回家的時候,母親問她身體如何。她禮貌的回答說:「我現在不回答妳!」過了半小時,她喜悅地和她母親交談。我們可相信,當她回家的那段時刻,可能極度痛楚而不願意母親擔心。
她要求母親給她製作一件白色的長袍,以便入殮之用。她對母親說:「請妳常常記著,我是穿上妳親手製作的長袍去見主耶穌的。」
到了近臨終的時段,醫生建議加強止痛的藥劑,但她婉拒了,因為可以更清晰地把痛苦奉獻給主耶穌。
真福Chiara Luce,請為我們代禱。
梁達材神父
(原文見聖母領報堂堂區網頁)

『祥』話短說(2010年8月31日)

「八二三」事件是觸發香港市民『感同身受』的另一次集體回憶。梁錦榮兄弟的英勇行為,更激發 不少人的熱淚。
我當時在瑞士參加一個神父聚會。參與的菲律賓同道都道出他們遺憾及難過的心聲。
大家都知道,無論動機如何,脅持人質是自私的行為。殺害無孤,更為可恥。不過,只有天主才可判斷當事人的是與非。
不少人會問,為甚麼天主容許這些事發生呢?
也許,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呼號:「天主!天主!你為甚麼捨棄了我?」給我們一點答案。
耶穌全然的愛,不單愛著那些可愛的人,連那些判處他死刑、釘他在十字架上的羅馬士兵,他都一一愛護。他代入每一個人身上,而特別是那些不懂得愛的人身上。無可置疑,他對猶達斯的自盡、比拉多的出賣真理,更為難過。
如此類推,耶穌愛錫那八位受害的港人,且是『等同身受』。但他也愛錫那位警官,當然是『無限遺憾』。
整個事件,絕無半點民族間的深仇大恨,而只不過是人類大家庭的不幸。傳媒既有詳盡報導,在這裡,也不需要多花筆墨。
天主不能夠作點事情嗎?當然能夠。但需要我們合作。多點愛護身邊人,關注社會動態,不要以『事不關己,己不勞心』去看事物,不是讓天主工作得事半工倍嗎?
上次我提及過在瑞士一堂區,收留了一批無証居民,雖冒犯法紀,但官判無罪,因為是基於良知、基於人類手足之情。
唯有以福音為基礎的社會,人類才有轉機。
梁達材神父
(原文見聖母領報堂網頁)

祥話短說(2010年7月23日)

四位神父的見證
六月九日至十一日在羅馬舉行的『司鐸年結束典禮』詳情已登在公教報上,故不用多花筆墨。
教宗出席了十日晚上的祈禱會及十一日早上的共祭彌撒;大家都感受了『司鐸團』的完滿共融。一萬五千位司鐸與教宗一起共祭,算是歷史創舉。
我要分享的這四位神父的見證,兩位是在六月九日在保祿六世會堂所作的公開見證,另兩位是香港團友(包括來自香港、澳門及台灣的十八位神父),在前往亞細西(Assissi)的旅途中所分享的。
第一位神父,他是來自非洲的盧安達(Rwanda)。他在修院讀書的時候,不幸的事情發生在修院裡。一天,武裝的叛軍要強行射殺異族的修士,故要求修士們以不同族裔的身份站出來。但全體修士同站一線。結果全體修士慘遭殺戮。這位神父,因為當時年紀還小,子彈給前面的兄長擋住了。他的親哥哥也當場喪命。
後來,他升了神父,被派到一堂區工作。在那裡,他認出一當時射殺修士們的叛軍份子。經過一翻內心掙扎,從心底裡寬恕了那位『仇人』。
另一位是來自瑞士蘇黎世(Zurich)的堂區神父。因他與堂區教友供應熱飯及幫助無居留証的外勞,結過被告將官裡。不過,他們這份勇氣,得到社會人士的支持。結果是市議會改變了法例。
這兩位司鐸的勇氣,全然來自基督的仁愛寬恕。
下面兩位司鐸的分享,是他們追尋信仰的故事。
一位是來自國內的神父。他自少對天主教有興趣。讀大學時,開始入教堂參與禮儀。他自以為自己已是天主教徒。他不知到必須先領洗後才可領聖體。結果,他給一位資深教友看出他『冒領』聖體。可幸這位教友沒有小題大作,並且給他諄諄善誘。結過,經過慕道階段,便正式成為了天主教徒。後來,他更加入了司鐸的行列。他自嘲說:「我先和天主同居,後來才和祂結婚!」
另一位是來自台灣嘉義教區的神父。他出生自一彿教家庭。成年時,嚮往成為和尚。他決意尋找一位心儀的大師。在某天,他經過一天主教堂。他入內歇息。一種莫名的平安充滿他的心靈。便是由於這特殊的恩寵,使這位『準和尚』後來成了天主教徒,並繼而成為耶穌的入室弟子。
在人看來不可能的事,卻見證了天主奇妙的救恩!
梁達材神父
(原文見2010年7月23日公教報)

祥話短說 (2010年7月18日)

最低工資,是城中熱門話題。大部份的顧員要求每小時$33。坊間的回響,卻有些出入。部份中小型企業顧主,非不為也,不能也,而顧員亦體諒;可惜,特別是大財團的顧主,非不能也,不為也。何解?因為上市的關係,要保持某百份比的盈利。
究其因,地產商實要承擔部份的責任,因為租金偏高,使經營任何工種的人士,都百上加實斤。無怪乎官商勾結之聲,不絕於耳。當然這是不盡不實的控訴,因為香港還是崇尚自由經濟的社會。一天人若不改變向『錢』看的態度,就算定下了最底工資,人的尊嚴還是被壓在『金錢至上』底下。
今天的社會,還是需要心靈上的改造,否則任何方案,只是治標不治本。
一九九一年五月,普世博愛運動創始人盧嘉肋女士(Chiara Lubich)在巴西訪問時,提出『共融經濟』(Economy of Communion)方案,以解決當地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這方案現成了許多學者研究的科學。
這方案很簡單,便是要求顧主把利潤分三份:一份用作濟貧,一份用作心靈教育,最後一份才用作企業發展。短線看來,利潤非常微薄,但長線看來,民生已大為改善。問題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或以『金錢』為本?
梁達材神父
(原載於聖母領報堂網頁www.annunciation.catholic.org.hk)

『祥』話短說(2010年5月16日)

「願眾人都合而為一!」(若17:21)

“最有力的宣講 – 世界社會傳播日”
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他為今年世界社會傳播日所寫的文告中,曾指出社會傳播界人士必須面對的幾個重要挑戰,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做個有責任感的人。
聖座社會傳播委員會的主席約翰‧福利總主教對傳媒有以下的見地:「我們不應該只譴責傳播界敗壞的一面,但要利用媒體,誘導媒體皈依,改變媒體,因為傳播媒體界也是基督奧體中活生生的一部分。
我們必須記住人生的基本真理,我們不容許人受到謊言、受到虛假的承諾的欺騙。我們總必須提出人生的基本真理,諸如人類生命的起源,人生的終向,以及基督所完成的救贖。
我願意邀請天主教新聞媒體從業人士不要為自己的天主教信仰感到害羞,因為就如教宗所說的,耶穌是真理和生命,我們不必為這基本事實感到害羞。」(資料來源:梵蒂岡電臺)
我在零七年八月,即回港前的一個月,多倫多的教友替我開了一個私人網頁,用意是把過去的和現在的講道及靈修資訊放在網絡平台上,好能與不同地區的教友分享。到現時為止,已有十二萬三千多人次(第一次)進入該網頁。
打從網頁開始的第一天,我是期望著耶穌的理想能得早實現:「願眾人都合而為一!」(若17:21) 我也期望無信仰的人也能從該網頁獲益,好像保祿在雅典傳教時的情景:「保祿遂即站在阿勒約帕哥當中說:『眾位雅典人,我看你們在各方面都更敬畏神明, 因為我行經各處,細看你們所敬之物,也見到一座祭壇,上面寫著“給未識之神。”現在,我就將你們所敬拜而不認識的這一位,傳告給你們。』」(宗17:22-23)
我深明最能震撼人心的,莫過於耶穌無言的宣講,即他在十字架上全然的奉獻:「約莫第九時辰,耶穌大聲喊說:『厄里,厄里,肋瑪撒巴黑塔尼!』就是說:『我的天主, 我的天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 (瑪27:46)
耶穌徹底的犧牲,是人類救恩最有力的訊息。同樣道理,假若我們能生活出我們所宣講的,才具有說服力。
我常常以聖保祿的說話提醒自己,不要把福音傳給別人後,自己反而墮入地獄中。
梁達材神父
(原載於2010年5月14日公教報)

『祥』話短說(2010年5月1日)

聖母玫瑰月
1495年,玫瑰經獲得教宗歷山六世的承認。在中世紀,隱修士每天分時段頌唱150首聖詠。由於是拉丁文的關係,普通教友是無緣參與;因此之故,便以150首天主經替代。再後期,人們更以150首聖母經作為玫瑰經的藍本。
1917年, 聖母在葡國花地瑪顯現給三小孩,從5月13日起每月一次,先後共六次。最後一次,在天空還出現了太陽奇蹟。每次顯現時,都要求他們熱心唸玫瑰經。
聖母最後一次顯現時說:『我是玫瑰之后,我要喚醒世界人類的信德,糾正他們的生活,祈求天主寬恕他們的罪,他們不可再冒犯吾主耶穌,因為祂已被人冒犯太多了,他們該天天唸玫瑰經。你們要好好的唸玫瑰經。倘若人們肯悔改,戰爭就會平息。你們須祈禱, 多行祈禱, 並為罪人多行克苦補贖。』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有以下的分享:
「至於我本人,我從未失落機會勸勉人經常頌念玫瑰經。自從我年青時,這個祈禱在我的靈修生活上就佔有重要的地位。我最近這次波蘭行,尤其是到卡瓦里亞朝聖地的訪問,就給我強調了這一點。在我喜樂和受考驗的時刻,玫瑰經總是陪伴著我。我把許多憂慮都託付給玫瑰經,而在這個祈禱中我總是找到慰藉。24年前,1978年的10月29日,我當選教宗後剛兩個星期,我幾乎敞開自己的心靈說:『玫瑰經是我最喜愛的祈禱。一個極美好的祈禱!簡樸得美好,深刻得美好。』…在某種意義上,玫瑰經可以說是梵二大公會議教會憲章最後一章,論天主之母奇妙地臨在基督和教會奧蹟中的那一章的解釋和祈禱。事實上,在聖母經經文的陪襯下,耶穌基督一生中的主要事蹟都從我們心靈的眼目前遛過。那些事蹟組成了歡喜、痛苦和榮福諸端的奧蹟,我們可以說那些奧蹟經由耶穌基督的母親的心,使我們和耶穌基督活生生地共融著。在這同時,我們的心也可以把個人、家庭、國家、教會、以及整個人類的種種生活事物,舉凡個人的事件,他人的事件,尤其是那些最接近我們、最令我們關心的人的事件,都可納入玫瑰經這幾十遍經文中。這樣,玫瑰經簡單的祈禱就隨著人類生命的韻律跳動。」聖母瑪利亞在露德及花地瑪顯現時,常手執玫瑰唸珠。當我們手執玫瑰唸珠時,我們可以想像手執著聖母媽媽的手。
其實,當我們默想玫瑰經奧蹟時,聖母媽媽是陪伴著我們,與耶穌一起,回想耶穌當日走過的路。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這樣教導我們誦唸玫瑰經:
「在宣示奧蹟和宣讀聖經之後,開始口禱之前,宜有一段時間讓我們專注所默想的奧蹟。重新發現靜默的價值,乃是默觀和默想的秘訣之一。社會高度技術化和媒體化的缺陷之一,就是靜默越來越難。教會禮儀要求有靜默的時刻,頌念玫瑰經時,當我們的心靈聆聽天主聖言、並專注在某個奧蹟的內容的時候,也應該有短暫的靜默。」
按教會的傳統,五月為聖母月。邀請大家在這月份內多唸玫瑰經。
梁達材神父
(原文見聖母領報堂堂區網頁)

『祥』話短說 (2010年4月1日)

『主的晚餐』

很多人稱這一次晚餐為『最後晚餐』,因為這是耶穌接受十字架苦刑前的最後一次晚餐。

在『最後晚餐』中,耶穌建立了『神品聖事』及『聖體聖事』。目的何在?讓天國的臨現人間能薪火相傳。理由便是這麼簡單。

耶穌答應過門徒:「我和你們在一起,直到世界的終結。」為此,祂把聖體聖事,永留人間。

聖體聖事不單是天主愛人的外在記號,更是實質上耶穌臨現在我們中間。

耶穌臨現於聖言中、互愛的團體中、牧職團中,更特別臨現於聖體聖事中。

「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他的血,在你們內便沒有生命。」(若6:53)耶穌是願意我們成為他肉中之肉。

有一次,耶穌對聖傅天娜修女說:「當人們前來領受聖體時,我是願意把全部的恩寵賜給這靈魂;可惜,大部份人都掉以輕心,視我如無物。」

耶穌是極願意安息在我們靈魂底深處,但祂能找到安息之所嗎?我們願意打開心扉,讓祂在我們內竭一竭腳嗎?

梁達材神父
(原文登載於聖母領報堂網頁)

『祥』話短說 (2010年3月17日)

今年『世青節』(第25屆世界青年節)的主題為:“善師,爲承受永生,我該作什麽?”(谷10:17)
教宗本篤十六世語重心長、給予青年人展示他的視野:
「耶穌對青年人的極大關注。顯示出他親自與你們相遇,同你們每個人交談的渴望是多麽大。」

「在上主的眼神中涵蓋了這一非常特別的相遇及基督信仰全部經驗的核心。事實上,基督信仰主要宣講的幷非倫理道德,而是耶穌基督,他愛我們每個人,愛青年人和老年人;甚至我們遠離了他時,他也愛我們。」

「整個基督信仰生活的源泉和傳播福音的基本理由便是在這個愛中找到:要是我們真的與耶穌相遇,就不能不在尚未看到他眼神的人面前爲他做見證。」

「富貴少年問耶穌:『我該做什麽?』你們所處的這個生命階段正是有所發現的時期:發現天主慷慨施與你們的恩典及你們的責任。同時也是爲制定你們的生活計劃而作出基本選擇的時期。因此你們會詢問自己生命的真實意義:『我滿意我的生活嗎?我還缺少什麽?』」

「不要害怕面對這些問題…爲發現能使你們完全滿意的生命計劃,你們要聆聽天主,他爲你們每個人都有一項愛的計劃。」

「耶穌邀請他的門徒們把自己的生命作爲禮物全部奉獻出來,不計較個人得失,毫無保留地信賴天主。聖人們接納了這項要求嚴格的邀請,以謙遜的順從跟隨被釘在十字架上死而復活的基督。他們的盡善盡美按照人性的邏輯是無法理解的,而是不再將自己放在中心,選擇反潮流,度福音的生活。」

「『爲承受永生,我該作什麽?』福音中這位少年提出的問題似乎與當代許多青年的憂慮相當遙遠。耶穌對自己的門徒說:『我要再見到你們,那時,你們的心裏要喜樂,幷且你們的喜樂誰也不能從你們奪去。』(若16,22)對我們每個人所期待的最終未來所提出的詢問能給予生命圓滿的意義,因爲它將生命計劃引向不是有限和短暫,而是寬廣深奧的遠景。這些遠景幫助我們不要把塵世的現實看作是絕對的,而是察覺到天主爲我們預備更寬廣的前景,重複聖奧斯定的那句話:『讓我們一起渴望天鄉,思慕天鄉,視自己爲世間的過路者。』」

「耶穌提醒富貴少年遵守十誡是『承受永生』的必要條件。這十條誡命爲在愛中生活,爲清楚分辨善與惡,制定堅固持久的生命計劃是基本指南。」

「這是一些相反當前思想潮流的要求。當前的思想潮流所提出的自由不受價值、規矩、客觀準則約束,隨心所欲否認各種限制。」

「這種建議不僅不把人引向真正的自由,反而使人成爲自己的奴隸,成爲他心血來潮、如權力、金錢、無節制享樂的奴隸。」

「儘管有困難,你們不要喪失勇氣,不要放弃你們的夢想!」

「基督召叫你們每一個人與他同甘共苦,爲建設愛的文明、肩負起自己的責任。要是你們聽從他的聖言,你們的道路也會被光照,會把你們引向遠大目標,使你們得到喜悅和生活的圓滿意義。」
今年的世青日將于3月28日聖枝主日舉行,在各教區範圍內慶祝。下一届全球性的青年大會師將于明年2011年8月在馬德里舉行。

讓我們不斷地為香港教區的青年代禱;求主打開他們的心目,使他們願意承擔天主給予他們偉大的使命。

梁達材神父

(轉載自聖母領報堂堂區網頁www.annunciation.catholic.org.hk)

一言為定 (2010年2月28日)

「正當衪祈禱時,衪的面容改變,衪的衣服潔白發光。
(路9:29)
瑪竇福音形容耶穌的容貌「發光有如太陽。」(瑪17:2)可想像耶穌的面容怎樣燦爛奪目,常人不能正視!
這真光原是天主的聖言。
「那普照每人的真光,正在進入這世界; 衪已在世界上;世界原是藉衪造成的;但世界卻不認識衪。」 (若1:9-10)
耶穌的本來面目是純真的,喜氣洋洋的。由於當時的猶太族群,特別是宗教領袖,接受不了這一位充滿智慧的木匠。同時這位木匠絕不賣帳。結果,只有『除掉』這眼中釘才可免除他們公開的被指正(為他們算是羞辱!)。
耶穌顯出光輝的面容,用意何在?
無他,便是讓他的三位摯愛的宗徒能臨危不亂,因為過不多時,他便要身流血汗,痛苦得不像人形。
無論如何,那三位宗徒,實在受不了耶穌在山園祈禱時所流露出那份軟弱,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熟睡了(逃避!)。
另外,曾肯定要為耶穌出生入死的伯多祿,正如耶穌的預言,雞未啼以前,已三次背叛了主。
不過,耶穌仍輕描淡寫的為他們解窘:「精神固然願意,但肉體是軟弱的。」
耶穌始終是慈悲的天主,他寧願放棄自己的光輝,以爭取我們能活出在天主內的生命。
梁達材神父

一言為定 (2010年2月24日)

「看,這裏有一位大於約納的!」(路11:32)
按思高聖經的注釋:阿米泰的兒子約納,原是北國公元前第八世紀的一位先知,但沒有留下任何著作。大約到了公元前第五世紀中葉,一位作者以約納先知為主角,編寫了本書;他的目的是為攻擊當時猶太人仇視異民,那種過激的狹義的民族主義。
本書的目的不是記述史事,而是訓誨讀者,使明白:上主是慈悲的、寬仁的。
作者雖未記述真正的史實,但說明以色列民在人類歷史中,為萬民得救應負的使命。
瑪竇特別指出,約納在大魚腹三天三夜的意義:「邪惡淫亂的世代要求徵兆,但除了約納先知的徵兆外,必不給它其他的徵兆。 有如約納曾在大魚腹中三天三夜,同樣,人子也要在地裏三天三夜。」 (瑪12:39-40)
復活的耶穌,無論為猶太人或是為異邦人,都是徵兆。
新的生命是來自徹底的犧牲!
梁達材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