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為定

「衪應該興盛,我卻應該衰微。 」(若3:30)
按思高聖經學會的注釋:「若翰藉自己的門徒因嫉妒而發怨言的機會,又給耶穌作了一次見證:若翰自認是『新郎的朋友』,自己的任務是將新娘(選民)領到新郎(基督)面前。新郎既已出現,作前驅的便應引退,如同星辰的光芒在太陽昇起後,就自然隱去一樣。基督是自天主而來的,是『天父的欽使』,向世人啟示了天父的旨意,所以人人都應該到他跟前,由他獲得救恩。」
若翰並沒有因基督的出現而放棄給人付洗的機會,直至他被黑落德監禁為止。前驅的工作,不單給人付洗,還勇於為真理而辯證。他之所以被監禁及被殺害,完全是因為力證黑落德道德上的不是。
若翰的兩個門徒,即安德肋及若望,當遇上耶穌後,他倆便跟隨了耶穌。若翰的准許,是意料中事。
若翰與耶穌的交往,據福音的記載,並不算多。但從耶穌的口中對若翰的描述,是認識相當深厚的:「你們出去到荒野裏,是為看什麼呢﹖是為看風搖曳的蘆葦嗎﹖ 你們出去到底是為看什麼﹖為看一位穿細軟衣服的人嗎﹖啊! 那穿細軟衣服的人是在王宮裏。 你們究竟為什麼出去﹖為看一位先知嗎﹖是的,我給你們說:而且他比先知還大。 」(瑪11:7-9)
今天,每一位基督徒,有著若翰的同一使命,即「我是在曠野裏呼喊者的聲音:修直上主的道路!」(若1:23)
我認識不少兄弟姊妹,由於見到某些信徒的愛心行徑而皈依基督。我們可能拙於言詞。畢竟能感化人心的,不是言詞,而是無條件的愛。
讓我們也一起作耶穌的前驅。
梁達材神父
(原文見2012年1月份上海光啟『日用神糧』)

神父講道 – 聖常年期第二週 (週二) (2013年1月22日)

恭讀聖馬爾谷福音 2:23-28

有一次,正當安息日,耶穌從麥田裏路過,他的門徒在行路時掐食起麥穗來。法利塞人向耶穌說:「你看!他們為什麼做安息日不許做的事?」耶穌對法利塞人說:「你們從未讀過:達味在急迫中和同他一起的人,在饑餓時所作的事嗎?當厄貝雅塔爾作大司祭時,達味怎樣進了天主的殿,吃了除司祭外,誰也不許吃的供餅,並且還給了同他一起的人?」耶穌又對他們說:「安息日是為人立的,並不是人為了安息日;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

—上主的話。

(2nd Week in Ordinary Time – Tuesday)

A Reading from the Holy Gospel according to Mark 2:23-28

23 One Sabbath he was going through the grainfields; and as they made their way his disciples began to pluck heads of grain. 24 And the Pharisees said to him, “Look, why are they doing what is not lawful on the Sabbath?” 25 And he said to them, “Have you never read what David did, when he was in need and was hungry, he and those who were with him: 26 how he entered the house of God, when Abi’athar was high priest, and ate the bread of the Presence, which it is not lawful for any but the priests to eat, and also gave it to those who were with him?” 27 And he said to them, “The Sabbath was made for man, not man for the Sabbath; 28 so the Son of man is lord even of the Sabbath.”

—The Gospel of the Lord.

往神父講道目錄

一言為定

「照你們的信德,給你們成就吧!」 (瑪9:29)
「達味之子! 可憐我們吧!」
「你們信我能作這事嗎。 」
「是,主。」
「照你們的信德,給你們成就吧!」
以上是兩位失明人與耶穌的對話。
這兩位失明人,比起其他開眼的人,「看」得更透徹。他們稱耶穌為達味之子—默西亞,以色列期待已久的救世主。經師們卻瞎說耶穌是靠貝爾則貝—魔王驅魔。兩者分別是如此之大!無它,經師是因嫉妒而向真理閉上自己的眼睛而已!「你們信我能作這事嗎。 」這不是問句,而是耶穌希望這兩位失明人肯定自己的信念。他們的回答是肯定的,他們說:「是,主。」 信仰生活雖是多元化,但基本上,面對真理時,我們還需「是就說是,非就說非。」 (瑪5:37)最後,耶穌說:「照你們的信德,給你們成就吧!」
聖保祿以同樣肯定的言詞,安慰得撒洛尼的教友:「我們不斷地感謝天主,因為你們由我們接受了所聽的天主的言語,並沒有拿它當人的言語,而實在當天主的言語領受了,這言語在你們信者身上發生了效力。」(得前2:13)
(梁達材神父)
(原文見2012年12月份上海光啟每日神糧)

神父講道 – 聖依搦斯 (貞女、殉道) (紀念) (週一) (2013年1月21日)

聖依搦斯 (貞女、殉道) (紀念)

恭讀聖馬爾谷福音 2:18-22

當時,若翰的門徒和法利塞人正在禁食。有人來向耶穌說:「為什麼若翰的門徒和法利塞人的門徒禁食,而你的門徒卻不禁食呢?」耶穌對他們說:「伴郎豈能在新郎還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候禁食?他們與新郎在一起的時候,決不能禁食。但日子將要來到:當新郎從他們中被劫去時,在那一天,他們就要禁食了。沒有人將未漂過的布補在舊衣服上的;不然,補上的那塊新布要扯裂了舊的,破綻就更加壞了。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囊裏的;不然,酒漲破了皮囊,酒和皮囊都喪失了;而是新酒應裝在新皮囊裏。」

—上主的話。

(2nd Week in Ordinary Time – Monday)

(Memorial of Saint Agnes, Virgin and Martyr)

A Reading from the Holy Gospel according to Mark 2:18-22

18 Now John’s disciples and the Pharisees were fasting; and people came and said to him, “Why do John’s disciples and the disciples of the Pharisees fast, but your disciples do not fast?” 19 And Jesus said to them, “Can the wedding guests fast while the bridegroom is with them? As long as they have the bridegroom with them, they cannot fast. 20 The days will come, when the bridegroom is taken away from them, and then they will fast in that day. 21 No one sews a piece of unshrunk cloth on an old garment; if he does, the patch tears away from it, the new from the old, and a worse tear is made. 22 And no one puts new wine into old wineskins; if he does, the wine will burst the skins, and the wine is lost, and so are the skins; but new wine is for fresh skins.”

—The Gospel of the Lord.

往神父講道目錄

一言為定

「不論誰,若不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在我後面走,不能做我的門徒。」 (路14:27)一位事業上非常成功的企業家,因為他的五個子女不願意繼承父業,在他退休那年,賣掉產業。他尊重子女的決定,不予譴責。但不少父母,由於子女的抉擇與自己的期望有所出入,特別是子女願意加入侍奉上主的行列時,會加以強力的反對。所以耶穌已明白的指出:「如果誰來就我,而不惱恨自己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不能做我的門徒。」(路14:26) 我認識一位神父,由於放棄醫生的工作而加入神職的行列,他的父親便不再與他往來。可幸的是,這位父親肯見兒子最後一面。耶穌形容得非常貼切:「人的仇敵,就是自己的家人。」( 瑪10:36)
驟聽起來,耶穌的道理好像不近人情。其實,耶穌是向人類的自私挑戰。因為每一個人與生俱來,都有獨特的使命。這是說,跟隨主的路,各有特色,各自精采。跟隨主的人(不一定是修道人),要有勇氣向享樂主義說『不』。吃喝玩樂不是基督徒生活的理想,而是去學習耶穌生活上的淡薄有節。他說:「狐狸有穴,天上的飛鳥有巢,但是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

梁達材神父
(原文見2012年11月份上海光啟『日用神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