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Fr. Peter | Apr 6, 2010 | Gospel Reflection, Word Forever
「他們強留衪說:『請同我們一起住下吧!因為快到晚上,天已垂暮了。』」(路24:29)
耶穌當然高興留下,因為「當他們臨近了他們要去的村莊時,耶穌裝作還要前行。」(路24:28)
從整個過程看來,耶穌是主動接觸這兩個門徒:「他們正談話討論的時候,耶穌親自走近他們,與他們同行。」(路24:15)
『親自走近他們』與『裝作還要前行。』的行動,表達出耶穌是多麼願意與門徒同行,但也要求他們也同樣願意與衪同行。
「你們中間有那個人有一百隻羊,遺失了其中的一隻,而不把這九十九隻丟在荒野,去尋覓那遺失的一隻,直到找著呢﹖」 (路15:4) 耶穌便是這樣細心的去尋覓這兩位失去了信心的門徒。
耶穌留下,因為他們『強留衪』。因此,天主的國還是要強力而奪取的。
「瑪爾大, 瑪爾大! 妳為了許多事操心忙碌, 其實需要的惟有一件。瑪利亞選擇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從她奪去的。」 (路10:41-42)
瑪利亞選擇了『更好的一份』,這更好的一份便是以寧靜的心,去聆聽上主的聖言。
梁達材神父
by Fr. Peter | Apr 5, 2010 | Gospel Reflection, Word Forever
耶穌給她說:「瑪利亞!」她便轉身用希伯來話對他說:「辣步尼!」就是說「師傅。」 (若20:16)
這位瑪利亞便是曾有七個魔鬼附在她身上的瑪利亞瑪達肋納。當耶穌叫她的名字時,她便立刻認出耶穌來。
當耶穌還未出聲時,瑪利亞瑪達肋納還以為是園丁。(未知耶穌的容貌改變了多少!),不過,祂的聲音沒有改變。
由於若翰聽到耶穌的聲音,便確認了耶穌為默西亞的身份;他說:「我不是默西亞,我只是被派遣作衪前驅的。 有新娘的是新郎;新郎的朋友,侍立靜聽,一聽得新郎的聲音,就非常喜樂:我的喜樂已滿足了。」 (若3:28-29)
耶穌亦講過一個比喻,說:「凡不由門進入羊棧,而由別處爬進去的,便是賊,是強盜。 由門進去的,才是羊的牧人。 看門的給他開門,羊聽他的聲音;他按著名字呼喚自己的羊,並引領出來。 當他把羊放出來以後,就走在羊前面,羊也跟隨他,因為認得他的聲音。 羊決不跟隨陌生人,反而逃避他,因為羊不認得陌生人的聲音。」 (若10:1-5)
今天,善牧基督亦不斷的召喚我們。我們能認出祂的聲音嗎?耶穌當然不是用人的聲音,而是用聖神的聲音來呼喚我們。
那麼,若缺乏內心的寧靜,我們是無法聽到天主的聲音的。例如比拉多也曾問過耶穌:「甚麼是真理?」由於他沒有心情去聆聽,結果,機會便一去不回。
梁達材神父
by Fr. Peter | Apr 4, 2010 | Gospel Reflection, Word Forever
「耶穌迎上她們說:『願妳們平安!』」(瑪28:9)
後來,當耶穌顯現給其他的門徒時,亦同樣以『願你們平安!』作為問候語。(見路24:36及若20: 19)
耶穌的平安,是一份天恩、一份禮物。
這份禮物仍需要我們努力的去耕耘:
「你們不要以為我來,是為把平安帶到地上;我來不是為帶平安,而是帶刀劍, 因為我來,是為叫人脫離自己的父親,女兒脫離自己的母親,兒媳脫離自己的婆母; 所以,人的仇敵,就是自己的家人。」 (瑪10:34-36)
同時,仍免不了受迫害:
「如果人們迫害了我,也要迫害你們; 如果他們遵守了我的話,也要遵守你們的 。」 (若15:20)
可見,若要享受真正的平安,在乎能夠在任何環境中,深信我們是與主同行,分享著祂的苦與樂,且有勇氣重覆耶穌山園祈禱時的說話:「父啊!你如果願意,請給我免去這杯吧! 但不要隨我的意願,惟照你的意願成就吧!」(路22:42)
耶穌的問候:「願你們平安」,表示耶穌願意賜給每一個人平安的福份,但每一個人也得必先遵從天主的聖意。
梁達材神父
by Fr. Peter | Apr 2, 2010 | Medjugorje, Video
April 2, 2010 Message to Mirjana
“Dear children; Today I bless you in a special way and I pray for you to return to the right way, to my Son – your Saviour, your Redeemer – to Him who gave you eternal life. Reflect on everything human, on everything that does not permit you to set out after my Son – on transience, imperfection and limitation – and then think of my Son, of His Divine infiniteness. By your surrender and prayer ennoble your body and perfect your soul. Be ready, my children. Thank you.”
親愛的孩子們:
今天我特別祝福你們,並為你們祈禱,使你們返回正路,返回我的聖子、你們的救主身邊,因為祂已賞賜給你們永生。
請你想想一切俗世的事物、一切阻礙你們走向我聖子的道路的事物(例如一些過渡性、不完美及有限制的事物),再想想我的聖子、祂的無限美善。
藉著你們的全然信賴及祈禱,可使你們的肉體及靈魂得到聖潔。
孩子:準備好罷!多謝你們。
聖母在四月二日給Mirjana 的訊息
(梁達材神父躬譯)
by Fr. Peter | Apr 1, 2010 | Pastor Corner
『主的晚餐』
很多人稱這一次晚餐為『最後晚餐』,因為這是耶穌接受十字架苦刑前的最後一次晚餐。
在『最後晚餐』中,耶穌建立了『神品聖事』及『聖體聖事』。目的何在?讓天國的臨現人間能薪火相傳。理由便是這麼簡單。
耶穌答應過門徒:「我和你們在一起,直到世界的終結。」為此,祂把聖體聖事,永留人間。
聖體聖事不單是天主愛人的外在記號,更是實質上耶穌臨現在我們中間。
耶穌臨現於聖言中、互愛的團體中、牧職團中,更特別臨現於聖體聖事中。
「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他的血,在你們內便沒有生命。」(若6:53)耶穌是願意我們成為他肉中之肉。
有一次,耶穌對聖傅天娜修女說:「當人們前來領受聖體時,我是願意把全部的恩寵賜給這靈魂;可惜,大部份人都掉以輕心,視我如無物。」
耶穌是極願意安息在我們靈魂底深處,但祂能找到安息之所嗎?我們願意打開心扉,讓祂在我們內竭一竭腳嗎?
梁達材神父
(原文登載於聖母領報堂網頁)
by Fr. Peter | Mar 29, 2010 | Gospel Reflection, Word Forever
「猶達斯一吃了那一片餅,就立時出去了;那時,正是黑夜。」(若 13:30)
按猶太人的習俗,主人家給誰蘸餅,誰便是他的摯愛。在耶穌心中,對猶達斯還懷有一線希望。可惜,猶達斯錯過了這一恩寵時刻。『隨著那片餅, 撒殫進入了他的心。』
耶穌仍然是尊重猶達斯的決定,便對他說:「你所要做的,你快去做罷!」若望以『黑夜』來形容猶達斯的處境。
我們很難了解,一片愛心行動,竟然換來了出賣友情的行為。不過,冰封三呎,非一日之寒。貪念是無止境的。猶達斯只是為了三十塊錢,便把道義忘記得一乾二凈。可見,金錢能腐蝕人心而不自覺。
一位富少年,本有心跟隨耶穌。但當耶穌要求他變賣所有,把錢財施捨給窮人,他便黯然離去。
猶達斯的心靈底處,可能還記得耶穌的說話:「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人:或天主,或金錢。」不過,當靈魂病入膏肓時,撒殫已能從容地把這靈魂弄在手中。
不過,猶達斯雖貪財,絕無意置耶穌於死地。他可能以為耶穌如同在過去一樣,能隱沒在人群中。故當他發覺耶穌被捉拿後,便立刻把那三十塊錢擲回給司祭長。
假若他能求耶穌寬恕而不去上吊的話,(好像伯多祿在司祭庭園否認耶穌後,便出外痛哭那樣),歷史可能重寫。
說到底,猶達斯缺乏了對耶穌一份感情。可能,他自始至終,未曾真正愛過耶穌。他跟隨耶穌,只是為了個人的私益。
一位聖人問耶穌,你知道不少司鐸將出賣你,你為甚麼還揀選他們作司鐸?耶穌說:「我需要他們舉行聖事。」言外之意,神聖職務並不免除司鐸修德的努力。
天國是要強力去奪取的,任何人也不例外。
梁達材神父
by Fr. Peter | Mar 28, 2010 | Gospel Reflection, Word Forever
「瑪利亞拿了一斤極珍貴的純「拿爾多」香液,敷抹了耶穌的腳,並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屋裏便充滿了香液的氣味。」 (若12:3)
這位瑪利亞是拉匝祿和瑪爾大的妹妹。耶穌這次來訪,是耶穌復活了拉匝祿之後的事。有許多人也來訪這個家庭,不過是為了好奇心。
瑪利亞如此接待耶穌,是有感耶穌快離開人世。這也是對耶穌有深厚的感情,才能有如此的觸動。
據路加所記載有關瑪利亞的個性:
「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名叫瑪爾大的女人,把耶穌接到家中。 她有一個妹妹,名叫瑪利亞,坐在主的腳前聽衪講話。
瑪爾大為伺候耶穌,忙碌不已,便上前來說:『主! 我的妹妹丟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介意嗎﹖請叫她來幫助我吧!』
主回答她說:『瑪爾大, 瑪爾大! 妳為了許多事操心忙碌,
實需要的惟有一件。瑪利亞選擇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從她奪去的。』」 (路10:38-42)
在拉匝祿的墳墓前,瑪利亞俯伏耶穌腳前,向他說:「主! 若是你在這裏,我的兄弟決不會死!」(參閱若11:32)可見瑪利亞深深感受耶穌對她家庭的愛戴。
只有真誠的愛,才會不計較所付出的。貪財的猶達斯便有另一想法:『為什麼不把這香液去賣三百塊「德納」,施捨給窮人呢?』不過,聖史若望 作了這個備註:『他說這話,並不是因為他關心窮人,只因為他是個賊,掌管錢囊,常偷取其中所存放的。』
當我們吝惜時間與主交往(祈禱) 時,我們不也是與猶達斯不相伯仲?
瑪利亞與耶穌的深交,是來自她那內斂的習慣。缺乏了這美德,絕難心領神會天上的事理。
她不介意別人奇異的眼光,因為她只一心為主的死亡而作準備。只有與耶穌心心相印的人,才能散發出愛主之情的芬芳。
梁達材神父
by Fr. Peter | Mar 25, 2010 | Medjugorje, Video
Message of March 25, 2010
“Dear children! Also today I desire to call you all to be strong in prayer and in the moments when trials attack you. Live your Christian vocation in joy and humility and witness to everyone. I am with you and I carry you all before my Son Jesus, and He will be your strength and support. Thank you for having responded to my call.”
親愛的孩子們:
今天,我期望你們能在祈禱的時候、在受到誘惑攻擊你們的時候,你們是堅強的。
以喜樂、謙卑的態度活出基督徒的使命,並向所有人作見證。
我和你們在一起,我帶領你們到我的兒子耶穌面前。他將給予你們力量及支持。
多謝你們回應我的召叫。
聖母給Marija的訊息 (2010年3月25日)
梁達材神父躬譯
by Fr. Peter | Mar 25, 2010 | Gospel Reflection, Word Forever
「假使我不做我父的工作,你們就不必信我。」(若10:37)
在說這話之前,耶穌曾說過:我與父原是一體。便是因為他這樣說,猶太人便拿起石頭來,要砸死他。
耶穌並沒因此而改變口風。他繼續說:「若是我做了(父的工作),你們縱然不肯信我,至少要信這些工作,如此你們必定認出父在我內,我在父內。」
耶穌曾在加里肋亞加納行了變水為酒的奇蹟、在同一地方治好王臣的兒子、在耶路撒冷治好無助的癱子、在加里肋亞海顯增餅的奇蹟等,但群眾仍然是視若無睹。無他,因為耶穌的行徑,絕無君王的威勢(『我是良善心謙的』),並且不是系出名門(木匠若瑟的兒子),故已先入為主,否定了耶穌是那位要來的默西亞。
不過,耶穌仍然肯定地指出,他所做的一切,原是來自父的意願。群眾只是看外表,但他的門徒卻虛心聆聽主的話語。耶穌曾為門徒這樣祈禱:「我已將你的話授給了他們,世界卻憎恨他們,因為他們不屬於世界,就如我不屬於世界一樣。」(若17:14 )
假若我們只聽天主的聖言,卻不去實行的話,那便是與外教人無異。
梁達材神父
by Fr. Peter | Mar 24, 2010 | Gospel Reflection, Word Forever
「瑪利亞,不要害怕,因為妳在天主前獲得了寵幸。」(路1:30)
『不要害怕』這句話帶有忠告、安慰及鼓勵的意思。
在路加福音中,已用上很多次,例如:
「但天使向他說:『匝加利亞,不要害怕! 因為你的祈禱已蒙應允,你的妻子依撒伯爾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若翰。』」 (路1:13)
「天使向牧童說:「不要害怕! 看,我給你們報告一個為全民族的大喜訊: 今天在達味城中,為你們誕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主默西亞。」 (路2:10-11)
「耶穌對西滿說:『不要害怕! 從今以後,你要做捕人的漁夫!』」(路5:10)
「衪還在說話時,有人從會堂長家裏來說:『你的女兒死了,不必煩勞師傅了。』
「耶穌聽了,就對他說:『不要害怕,只管信,她必得救。』」 (路8:49-50)
「你們小小的羊群,不要害怕! 因為你們的父喜歡把天國賜給你們。」 (路12:32)
「你們的頭髮,也一一被數過;你們不要害怕!你們比許多麻雀尊貴多了。」(路12:7)
聖母瑪利亞當然不會害怕,因為她只尋求承行天父的旨意。為她難理解的地方,是因為已許諾終身守貞。當天使對她說:「聖神要臨於妳,至高者的能力要庇廕妳,因此,那要誕生的聖者,將稱為天主的兒子」時,瑪利亞便充滿感恩之情說:「看,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
瑪利亞的『願照你的話』,是人類救恩的開始。今天,人類要得到救贖,仍然要每人說出:「我願意!」
梁達材神父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