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電臺訊)二零一零年元旦當天上午,教宗本篤十六世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天主之母節隆重彌撒聖祭。這天也是第四十三屆世界和平日,爲此,教宗彌 撒講道的内容以世界和平爲主。在場參禮的教友神職和各界人士中包括駐聖座一百七十幾個國家的外交使節,他們固然在其他重要場合也參與教宗主持的彌撒祭禮, 但元旦世界和平日這天為他們格外顯得重要和充滿意義,因爲使節們將把教宗有關世界和平的講話轉達給他們所代表的國家元首,期望世界各國領導人和善心人士通 力合作,為自己和為下代子孫的幸福著想。
教宗的彌撒講道以天主聖容和人的面容為出發點,然後轉入世界和平的問題。他指出:只要看到因著暴 力而面目全非的兒童,人們就應該放下武器,皈依和平。教宗說:“面容最能表達一個人,使人辨認得出來。人的情感和心思意念全都顯露在面容上。天主的本質是 看不見的,可是聖經也用面容形象來表達天主。天主顯示祂的聖容,就表示天主眷顧的意思;天主隱藏祂的聖容,就表示祂在憤怒”。
教宗指出: “整部聖經所敍述的,就在顯示天主如何逐漸顯露祂的聖容,直到祂在耶穌基督身上完全彰顯自己爲止。天主取了人的面容形象。而聖母瑪利亞是第一位看到天主聖 容形象的人,因爲天主在她的懷中取了人性”。教宗繼續說:“母親與剛生下來的孩子之間有著完全特別、唯一、甚至是具有排他性的獨特關係。嬰兒首先看到的面 容是母親的面容,嬰兒的這一瞧決定了他與生命、與自己、與他人、與天主的關係;這一顧一盼也決定了他如何能變爲和平之子”。
教宗進一步指 出:“只有當我們心中有天主,我們才能在他人的面孔上看出他是我們的弟兄。誰的心是空洞的,他所接受的形象是扁平的,沒有厚度。反過來說,我們越是讓天主 居住在自己心中,我們就越能感受到天主臨在我們四周的事物中,尤其臨在他人身上,雖然有時他人的面容留下生活艱困和邪惡的痕跡,令我們難以欣賞,難以承認 那是天主面容的反映。就因爲如此,我們需要有一位共同父親的面容作爲依據,這位共同的父親愛我們,在我們還幼小的時候,就教導我們尊重他人,即使他人與我 們不同”。
如今,在學校中越來越普遍看到不同國籍膚色的兒童共聚一堂,他們的面孔乃是一種預言:人類必須共同一起形成一個大家庭。兒童們 的語言膚色固然會有所不同,但他們的天真純潔卻無二致。教宗因此強調:“兒童的面孔是天主反映在世界上的聖容。那麽我們爲什麽要熄滅他們的笑容?爲什麽要 毒害他們的心靈?不幸的是天主之母溫柔的形象與許多兒童和他們母親的痛苦形象成了對比,他們遭到戰爭和暴力的摧殘,成了被迫遷徙逃亡的難民”。
教宗再次鄭重指出:“無辜兒童的面容被飢餓和疾病刻下痕跡,遭到痛苦和失望所毀。他們的面容是對我們責任的無聲呼籲。面對他們無助的狀況,戰爭和暴力的虛僞説辭不攻自破。我們不必做別的,只要放下任何武器,皈依和平,攜手努力建立一個更值得人生活的世界即可”。
最後,教宗呼籲各國和各界人士投資教育,除了傳遞科學技術知識之外,更必須廣泛而深入地教導生態責任意識,這種責任意識以尊重人和人的基本權利義務為基礎。只有這樣,維護大然環境的努力才能成爲締造和平的教育。
彌 撒結束後,教宗從他的書房窗口又向擠滿聖伯多祿廣場的各國信友發表簡短的講話,並帶領他們頌念三鐘經,向聖母祈禱。他說:“在這新年的第一天,我願意呼喚 任何武裝團體成員的良心。我向你們每位說:停下來反省反省,放棄暴力的途徑吧!目前,這樣的做法為你們也許不可能。然而,如果你們有勇氣這樣做,天主必定 幫助你們,而你們的心也將重新感到你們也許久已忘記的喜悅與平安”。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