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主哥耶──訊息 by Wayne Weible

作者: Wayne Weible
譯: 葉少玲

版權所有 葉少玲

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四日,在南斯拉夫中部一條名叫默主哥耶的山村中,有六名兒童稱看童貞聖母瑪利亞在山頭顯現。據說,自始之後,瑪利亞每天都回到此村跟這 六名兒童見面。此書不是要對默主哥耶事件的最後判斷作出任可臆測。這是信仰的見證,是那讓聖神親臨帶領的人那悔改經驗的見證。

View online version: [繁體中文]

教會禮儀聖女依搦斯紀念日羅馬聖女依搦斯聖殿依傳統奉獻兩隻白羔羊給教宗

梵蒂岡電臺訊)元月二十一日教會禮儀紀念第三世紀羅馬殉道童貞聖女依搦斯。按照古來傳統,在這一天上午,羅馬聖女依搦斯聖殿預先祝福了兩隻白色小羔羊, 于中午時分送到梵蒂岡,在宗座大樓烏爾巴諾八世小聖堂舉行呈獻給教宗的簡單儀式。禮節之後,教宗便派專人把小羔羊送到羅馬附近一座隱修院飼養。羔羊長大 後,羊毛則取來織造肩帶,讓羅馬教宗和世界各教省縂主教披帶,象徵他們與伯多祿繼承人羅馬教宗之間的特殊關係。通常在每年六月二十九日聖伯多祿聖保祿兩位 宗徒紀念日當天,教宗在聖伯多祿大殿舉行隆重慶典彌撒當中,親自授白羊毛肩帶給他一年來新任命的教省縂主教。

羔羊、教省縂主教和童貞聖女 依搦斯之間的關係純粹基於這位聖女的殉道。第三第四世紀之間,羅馬帝國皇帝迫害基督的教會,很多信徒爲了保全性命背了教。這位年僅十二嵗的依搦斯寧死也不 背棄基督,因此遭羅馬皇帝命人用劍刺穿喉嚨而死。這種酷刑就是宰殺羊的手法。今天我們看到的有關這位聖女的畫像,縂有一隻羔羊披在肩上,象徵著基督為救贖 人類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這位年幼的殉道聖女所效法的就是基督的榜樣。從這裡我們就知道全球各地教省縂主教肩上披著這樣的白羊毛肩帶意味著什麽。

元 月二十一日這天,教會禮儀告訴我們天主在軟弱者身上顯示了祂的大能,祂賜給手無寸鐵、沒有自衛能力的人視死如歸,敢于為信仰基督而殉道的勇氣力量。這也是 十字架被某些人視爲絆腳石和愚蠢的原因所在。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二零零八年十月二十九日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曾說:“十字架之所以被視爲絆腳石和愚蠢,就在 於在那看來只有失敗和痛苦的地方,那裏卻充滿著天主無限愛的整個力量。十字架就是愛的表示,而愛就是真正的力量,這個力量彰顯在表面看來軟弱的人身上”。

在 聖女依搦斯紀念日彌撒的第一篇讀經中,聖保祿宗徒告訴基督信徒:“沒有任何事情可以使我們和基督的愛分離”,迫害也好,危險也好,死亡也好,都對我們無能 爲力。聖保祿又說:爲了基督的緣故,我們整天被置於死亡之中,好像待宰的羔羊。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聖斯德望殉道紀念日當天,教宗在三鐘經祈禱講話 中說:“基督信徒的殉道使愛戰勝了仇恨與死亡。爲此,讓我們為所有因著忠於基督和教會而受苦的人祈禱。願致命者之后至聖瑪利亞幫助我們成爲福音可信的見 證,以沒有武裝的真理和愛德力量來回應敵視我們的人”。

神父講道 – 常年期第二週 (週五) (2010年1月22日)

聖文生(味增爵)執事殉道

恭讀聖馬爾谷福音 3:13-19

那時候,耶穌上了山,把自己所想要的人召來。他們便來到他面前。他就選定了十二人,為同他常在一起,並為派遣他們去宣講,且具有驅魔的權柄。耶穌選定了十二人:西滿,給他起名伯多祿,載伯德的兒子雅各伯和雅各伯的弟弟若望,並為他們起名叫「波納爾革」,就是「雷霆之子」,安德肋、斐理伯、巴爾多祿茂、瑪竇、多默、亞爾斐的兒子雅各伯、達陡和熱誠者西滿,並猶達斯依斯加略,他是負賣耶穌者。

—基督的福音。

(2nd Week in Ordinary Time – Friday)

A Reading from the Holy Gospel according to Mark 3:13-19

13 And he went up on the mountain, and called to him those whom he desired; and they came to him. 4 And he appointed twelve, to be with him, and to be sent out to preach 15 and have authority to cast out demons: 16 Simon whom he surnamed Peter; 17 James the son of Zeb’edee and John the brother of James, whom he surnamed Bo-aner’ges, that is, sons of thunder; 18 Andrew, and Philip, and Bartholomew, and Matthew, and Thomas, and James the son of Alphaeus, and Thaddaeus, and Simon the Cananaean, 19 and Judas Iscariot, who betrayed him. Then he went home.

—The Gospel of the Lord.

往神父講道目錄

一言為定 (2010年1月22日)

「耶穌就選定了十二人,為同他常在一起,並為派遣他們去宣講, 且具有驅魔的權柄。」(谷3:14-15)

耶穌所選定的十二人中,有被稱為『磐石』的西滿(伯多祿)、被稱為『雷霆之子」的雅各伯和若望、被稱為『熱誠者』的西滿。

可見每位宗徒都有獨特的性格和使命。

我們可以說,他們也充滿了人性的弱點。

不過,與耶穌相交,頑石也可以點頭。

有一次,當耶穌說了:誰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在他們內便沒有生命時,部份門徒便離開了耶穌。
「於是耶穌向那十二人說:『難道你們也願走嗎?』
西滿伯多祿回答說:『主! 惟你有永生的話,我們去投奔誰呢? 我們相信,而且已知道你是天主的聖者。』」 (若6:67-69)

耶穌復活後,曾顯現給宗徒們。那次,多默不在場。「但他對他們說:『我除非看見他手上的釘孔,用我的指頭,探入釘孔;用我的手,探入他的肋膀,我決不信。』八天以後,耶穌的門徒又在屋裏,多默也和他們在一起。門戶關著,耶穌來了,站在中間說:『願你們平安!』 然後對多默說:『把你的指頭伸到這裏來,看看我的手罷! 並伸過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作無信的人,但要作個有信德的人。』 多默回答說:『我主! 我天主!』」 (若20:25-28)

宗徒們的軟弱、他們的信賴,是我們信仰生活上最好的借鏡。

梁達材神父

神父講道 – 聖依搦斯貞女、殉道紀念 (週四) (2010年1月21日)

聖依搦斯 (貞女、殉道 )(紀念)

恭讀聖馬爾谷福音 3:7-12

那時,耶穌同自己的門徒退到海邊去,有許多民眾從加里肋亞跟隨了來,並有從猶太、耶路撒冷、依杜默雅、約旦河彼岸、提洛和漆東一帶地方的許多群眾,聽說他所作的一切事,都來到他跟前。因為人多,他遂吩咐他的門徒,為自己備好一隻小船,免得人擁擠他。因為他治好了許多人,所以,凡有病災的人都向他湧來,要觸摸他。邪魔一見了他,就俯伏在他面前喊說:「你是天主子。」他卻嚴厲責斥他們,不許把他顯露出來。

—基督的福音。

(2nd Week in Ordinary Time – Thursday)

(Memorial of St. Agnes, Virgin & Martyr)

A Reading from the Holy Gospel according to Mark 3:7-12

7 Jesus withdrew with his disciples to the sea, and a great multitude from Galilee followed; also from Judea 8 and Jerusalem and Idume’a and from beyond the Jordan and from about Tyre and Sidon a great multitude, hearing all that he did, came to him. 9 And he told his disciples to have a boat ready for him because of the crowd, lest they should crush him; 10 for he had healed many, so that all who had diseases pressed upon him to touch him. 11 And whenever the unclean spirits beheld him, they fell down before him and cried out, “You are the Son of God.” 12 And he strictly ordered them not to make him known.

—The Gospel of the Lord.

往神父講道目錄

一言為定 (2010年1月21日)

「你是天主子。」(谷3:11)

邪魔用這句稱號,表面上,看似信服耶穌,實質是破壞天主的救世計劃,因為讓聽到的群眾便以為耶穌將起革命,把他們從羅馬人的奴役中解救出來。

不過,耶穌救世的使命卻與政治上的鬥爭剛剛背道而馳。

瑪竇便引用了依撒意亞先知書所講有關『上主的僕人』來形容耶穌的使命:

『看,我的僕人,他是我所揀選,我所鍾愛的;他是我心靈所喜悅的;我要使我的神住在衪身上,他必向外邦人傳佈真道。 他不爭辯,也不喧嚷,在街市上沒有人聽到他的聲音; 已壓破的蘆葦,他不折斷;將熄滅的燈心,他不吹滅,直到他使真道勝利。 外邦人將要期待他的名字。』 (依42:1-4)[參閱瑪12:15-21]

能行大奇蹟和異蹟,不一定是默西亞:「那時,若有人對你們說:看,默西亞在這裏,或說在那裏! 你們不要相信, 因為將有假默西亞和假先知興起,行大奇蹟和異蹟,以致如果可能,連被選的人也要被欺騙。」 (瑪24:23-24)

默西亞(受傅者)的使命,一如他的母親所形容的:『 衪伸出了手臂施展大能,驅散那些心高氣傲的人。
衪從高座上推下權勢者,卻舉揚了卑微貧困的人。 衪曾使飢餓者飽饗美物,反使那富有者空手而去。』(路1:51-53)

既然我們分享了『天主子』的生命,那麼讓『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精神,作為我們生活的座右銘。

梁達材神父

神父講道 – 常年期第二週 (週三) (2010年1月20日)

聖法彬教宗殉道

恭讀聖馬爾谷福音 3:1-6

那時候,耶穌進了會堂,在那裏有一個人,他的一隻手枯乾了。法利塞人窺察耶穌是否在安息日治好那人,好去控告他。耶穌對那有一隻手枯了的人說:「起來,站在中間!」遂對法利塞人說:「安息日許行善呢,或作惡呢?許救命呢,或害命呢?」他們一聲不響。耶穌遂含怒環視他們,見他們的心硬而悲傷,就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一伸,他的手就復原了。法利塞人一出去,立刻便與黑落德黨人作陷害耶穌的商討,為除滅他。

—基督的福音。

(2nd Week in Ordinary Time – Wednesday)

A Reading from the Holy Gospel according to Mark 3:1-6

1 Again he entered the synagogue, and a man was there who had a withered hand. 2 And they watched him, to see whether he would heal him on the Sabbath, so that they might accuse him. 3 And he said to the man who had the withered hand, “Come here.” 4 And he said to them, “Is it lawful on the Sabbath to do good or to do harm, to save life or to kill?” But they were silent. 5 And he looked around at them with anger, grieved at their hardness of heart, and said to the man, “Stretch out your hand.” He stretched it out, and his hand was restored. 6 The Pharisees went out, and immediately held counsel with the Hero’di-ans against him, how to destroy him.

—The Gospel of the Lord.

往神父講道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