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鐸年每日默想 (5月11日)

愛的反省(I)

唯有司鐸的人性也賦有愛情的印記,方可得救,據此,司鐸的牧靈服務範疇和他在人群中的生活兩者之間才不會發生衝突。……
通過“反省”,使我們在千頭萬緒的繁雜事務中理清思緒,在愛情的氛圍中關心無人問津的生活角落。
1.    團體生活:我的生活方式是走向光明,趨向共融嗎?我和我的物質和精神財產是什麼關係呢?我以什麼態度去擁有和分享這些財產?
2.    使命:我究竟怎樣?我的行為如何?我如何與人交往?我的生活計畫與我的鐸職需求相符嗎?相符的程度是多少?從我的生活可以體現福音的魅力嗎?
3.    靈修:我以怎樣的方式相信,生活和見證信仰的呢?我懂得與主“密談”嗎?懂得如何引導別人和讓人引導嗎?

克勞斯•何邁樂(Klaus Hemmerle)

為人類被選(Scelto per gli uomini)
新城出版社,羅馬 1995, 第二版 197-198頁

(參閱: 司鐸年箴言薈萃 第四冊)

祈禱守齋 Prayer & Fasting

Here is a sharing about prayer and fasting, delivered to the HK’s June 2010 Medjugorje Pilgrims on May 9, 2010, in the Church of the Annunciation Church.

Click HERE to send this eCard to your Friends.

一言為定 (2010年5月11日)

「當聖神來到時,就要指證世界關於罪惡、正義和審判所犯的錯誤。」 (若16:8)
聖神的使命,便是指證「世界的罪惡」在於無信;另外,是確認耶穌為「天主之子」的身份;最後,藉耶穌的死亡,宣佈魔鬼永遠的失敗。
按若望的理解,「信」不祇是單純的理智動作,而是與耶穌接近:「凡由父聽教而學習的,必到我這裏來。」(若6:45),佔有他:「那有子的,就有生命;那沒有天主子的,就沒有生命。」(若一5:12)
若望福音的結語,強調了耶穌「天主子」的身份:「耶穌在門徒前還行了許多其他的神跡,沒有記在這部書上。 這些所記錄的,是為叫你們信耶穌是默西亞,天主子;並使你們信的人,賴他的名獲得生命。」(若20:30-31)
若望在神視中,看見彌額爾戰勝紅龍:「以後,天上就發生了戰爭:彌額爾和他的天使一同與那龍交戰,那龍也和牠的使者一起應戰, 但牠們敵不住,在天上遂再也沒有牠們的地方了。 於是那大龍被摔 了下來,牠就是那遠古的蛇,號稱魔鬼或撒殫的。那欺騙了全世界的,被摔到地上,牠的使者也同牠一起被摔了下來。 」 (默12:7-9)
讓我們繼續聽若望的感想:「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衪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 因為天主沒有派遣子到世界上來審判世界,而是為叫世界藉著衪而獲救。 那信從衪的,不受審判;那不信的,已受了審判,因為他沒有信從天主獨生子的名字。 審判就在於此:光明來到了世界,世人卻愛黑暗甚於光明,因為他們的行為是邪惡的。 的確,凡作惡的,都憎惡光明,也不來就光明,怕自己的行為彰顯出來; 然而履行真理的,卻來就光明,為顯示出他的行為是在天主內完成的。 」(若3:16-21)
聖神的教導,正是耶穌在世上常放在口中的說話:「是我,不要害怕!」(若6:20)
梁達材神父

神父講道 – 復活期第六週 (週一) (2010年5月10日)

恭讀聖若望福音 15:26-16:4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當護慰者,就是我從父那裏要給你們派遣的,那發於父的真理之神來到時,他必要為我作證;並且你們也要作證,因為你們從開始就和我在一起。
「我給你們講論了這些事,免得你們的信仰受動搖。人要把你們逐出會堂;並且時候必到,凡殺害你們的,還以為是盡恭敬天主的義務。他們這樣作,是因為沒有認識父,也沒有認識我。我給你們講論了這一切,是為叫你們在這一切發生時,想起我早告訴了你們這一切。」
—基督的福音。

(Monday of the 6th week of Easter)

A Reading from the Holy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15:26-16:4

26 But when the Counselor comes, whom I shall send to you from the Father, even the Spirit of truth, who proceeds from the Father, he will bear witness to me; 27 and you also are witnesses, because you have been with me from the beginning. (John 16) 1 I have said all this to you to keep you from falling away. 2 They will put you out of the synagogues; indeed, the hour is coming when whoever kills you will think he is offering service to God. 3 And they will do this because they have not known the Father, nor me. 4 But I have said these things to you, that when their hour comes you may remember that I told you of them. I did not say these things to you from the beginning, because I was with you.

—The Gospel of the Lord.

往神父講道目錄

司鐸年每日默想 (5月10日)

瑪利亞的形象

借著瑪利亞——教會的第一位平信徒,和她的(共融)靈修…… 給教會帶來了具有瑪利亞形象的特殊貢獻,使教會的形象更加美麗、聖善、有活力和體貼親切。
此教會將擁有愛情、熱忱、開放、並引導人朝向新領域:大公合一運動,宗教之間的對話、與無信仰者的交談;持續不斷的新事物和新聖召;一個神恩的教會,富有福傳和傳教使命、具有瑪利亞特色的教會。
這一切都歸光榮於天主和他的母親。

盧嘉勒

教會運動和瑪利亞形象
(I Movimenti ecclesiali e il profilo mariano della Chiesa)
嶄新人類 28(2006/2) 150頁

(參閱: 司鐸年箴言薈萃 第四冊)

一言為定 (2010年5月10日)

「我給你們講論了這些事,免得你們的信仰受動搖。 」(若16:1)
耶穌所講論的,便是他的門徒將要受迫害,好像他自己曾受迫害一樣。耶穌解釋,人們迫害他,因為他們不認識父。
據思高聖經辭典的注釋:「在後期的猶太主義時代,以民受希臘哲學文化的感染,開始視天主是偉大、崇高、全能、全知的天主,同時也是高不可及的天主。天主與猶太百姓之間的關係,好似已遠不如舊約前段時期似的,那麼密切,親愛猶如父子。(見no.277)這便可解釋了為何耶穌時代的猶太人,接受不了木匠的兒子成為光榮的默西亞了。
耶穌受迫害,因為他自命為天主的兒子。無怪乎大司祭蓋法撕裂了自己的衣服,因為耶穌對他說:「你說的是,(我是默西亞)。並且,我告訴你們:從此你們將要看見人子坐在大能者的右邊,乘著天上的雲彩降來。」 (瑪26:64)
天主的計劃與人類的思維是有如此的出入,少了點謙卑之情,是很難明白與接受的。故此,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變成如同小孩子一樣,決不能進天國。 所以,誰若自謙自卑如同這一個小孩,這人就是天國中最大的。」 (瑪18:3-4)
我們的信仰受到動搖,主因是忘記了天主聖言和基督的行實。其實,耶穌已明言:「世界在憎恨你們之先,它已憎恨了我。」我們的命運與基督的命運是連結在一起的。
梁達材神父

主日講道 – 復活期第六主日 (2010年5月9日)

恭讀聖若望福音 14:23-29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誰愛我,必遵守我的話,我父也必愛他,我們要到他那裡去,並要在他那裡,作我們的居所。那不愛我的,就不遵守我的話。你們所聽到的話,並不是我的,而是派遣我來的父的話。「我還與你們在一起的時候,給你們講論了這些事;但那護慰者,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派遣來的聖神,祂必要教訓你們一切,也要使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界所賜的一樣。你們心裡不要煩亂,也不要膽怯。你們聽見我給你們說過:我去,但我還要回到你們這裡來。如果你們愛我,就該喜歡我往父那裡去,因為父比我大。現在,在事發生前,我就告訴了你們,為使你們在事發生時,能夠相信。」
—基督的福音。

(6th Sunday of Easter)

A Reading from the Holy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14:23-29

23 Jesus answered him, “If a man loves me, he will keep my word, and my Father will love him, and we will come to him and make our home with him. 24 He who does not love me does not keep my words; and the word which you hear is not mine but the Father’s who sent me. 25 “These things I have spoken to you, while I am still with you. 26 But the Counselor, the Holy Spirit, whom the Father will send in my name, he will teach you all things, and bring to your remembrance all that I have said to you. 27 Peace I leave with you; my peace I give to you; not as the world gives do I give to you. Let not your hearts be troubled, neither let them be afraid. 28 You heard me say to you, `I go away, and I will come to you.’ If you loved me, you would have rejoiced, because I go to the Father; for the Father is greater than I. 29 And now I have told you before it takes place, so that when it does take place, you may believe.

—The Gospel of the Lord.

往神父講道目錄

司鐸年每日默想 (5月9日)

教會如同女人

聖教會並不是一個機構;也不是一個單純的組織…… 她是女性、母親、生命。
教會的瑪利亞理念與純粹機構或官僚主義的教會理念大相徑庭。我們不能製造一個教會,卻應該成為教會……只有效法瑪利亞,我們才可以成為教會。
起初,教會……誕生於發自瑪利亞內心的“爾旨承行”。這就是大公會議所特別渴望的:教會喚醒我們的靈魂,瑪利亞為我們指明道路。

拉辛格樞機

梵二的教會神學
IKZt 15 (1986)  41-52頁

(參閱: 司鐸年箴言薈萃 第四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