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e: An indelible sign of the love of Mary is at Fatima
(Source: Youtube – Vatican’s Channel)
(Source: Youtube – Vatican’s Channel)
“聖三”的智慧
基督徒的特徵就是在我們的個人和團體生活的各個層面都賦有天主聖三的印記…… 今天我們應該重新學會,在聖三之光的照耀下看待一切…… 在聖三的啟發下,汲取各種思想和現代文化的精髓。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夠超越信德和生活之間,文化和神學之間的矛盾對峙……
在聖三的智慧內面對一切,各個層面相輔相成,但彼此又無可替代。只有以三位一體的模式思考,才能夠找到平衡和對話。
天主三位一體的奧跡,必然映射在整個受造物身上,我們應該學會在萬物身上看到它們的相互關係,學會攜手同行,學會生活共融合一。
托尼•韋伯(Toni Weber)
托尼•韋伯的焦慮
新城出版社,羅馬 1994,39-40頁
(參閱: 司鐸年箴言薈萃 第四冊)
“最有力的宣講 – 世界社會傳播日”
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他為今年世界社會傳播日所寫的文告中,曾指出社會傳播界人士必須面對的幾個重要挑戰,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做個有責任感的人。
聖座社會傳播委員會的主席約翰‧福利總主教對傳媒有以下的見地:「我們不應該只譴責傳播界敗壞的一面,但要利用媒體,誘導媒體皈依,改變媒體,因為傳播媒體界也是基督奧體中活生生的一部分。
我們必須記住人生的基本真理,我們不容許人受到謊言、受到虛假的承諾的欺騙。我們總必須提出人生的基本真理,諸如人類生命的起源,人生的終向,以及基督所完成的救贖。
我願意邀請天主教新聞媒體從業人士不要為自己的天主教信仰感到害羞,因為就如教宗所說的,耶穌是真理和生命,我們不必為這基本事實感到害羞。」(資料來源:梵蒂岡電臺)
我在零七年八月,即回港前的一個月,多倫多的教友替我開了一個私人網頁,用意是把過去的和現在的講道及靈修資訊放在網絡平台上,好能與不同地區的教友分享。到現時為止,已有十二萬三千多人次(第一次)進入該網頁。
打從網頁開始的第一天,我是期望著耶穌的理想能得早實現:「願眾人都合而為一!」(若17:21) 我也期望無信仰的人也能從該網頁獲益,好像保祿在雅典傳教時的情景:「保祿遂即站在阿勒約帕哥當中說:『眾位雅典人,我看你們在各方面都更敬畏神明, 因為我行經各處,細看你們所敬之物,也見到一座祭壇,上面寫著“給未識之神。”現在,我就將你們所敬拜而不認識的這一位,傳告給你們。』」(宗17:22-23)
我深明最能震撼人心的,莫過於耶穌無言的宣講,即他在十字架上全然的奉獻:「約莫第九時辰,耶穌大聲喊說:『厄里,厄里,肋瑪撒巴黑塔尼!』就是說:『我的天主, 我的天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 (瑪27:46)
耶穌徹底的犧牲,是人類救恩最有力的訊息。同樣道理,假若我們能生活出我們所宣講的,才具有說服力。
我常常以聖保祿的說話提醒自己,不要把福音傳給別人後,自己反而墮入地獄中。
梁達材神父
(原載於2010年5月14日公教報)
(梵蒂岡電臺訊)教宗在12日 到葡萄牙法蒂瑪訪問的首要活動是到聖母顯現小堂向聖母祈禱。這是個非常重要的時刻。教宗虔誠的跪在聖母像前,這裏就是聖母顯現給3位小牧童的地方。
教 宗在他的祈禱文中說:“我如同探望母親的兒子,由衆多的弟兄姊妹陪伴著到你面前,向你的無玷聖心獻上孩子們的喜悅及希望……問題及痛苦:我把所有人托付給 你”。教宗提到,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來法蒂瑪時感謝“那只無形的手”把他從1981年5月13日遇刺的死亡中解救出來,把一枚子彈奉獻給聖母,這枚子彈曾 嚴重傷害到他,他把它放在聖母雕像的花冠前。
教宗繼續他的祈禱說:“知道你的加冕不僅用我們喜悅和希望的金銀,也用我們憂慮和痛苦的‘子 彈’,這爲我們是一大安慰。”教宗感謝法蒂瑪的牧童們在聖母的啓發下爲教宗的祈禱和作的刻苦,也感謝每天所有爲伯多祿的繼承人祈禱的人,好讓教宗在信德中 堅强,在希望中有魄力,在愛中熱心。最後教宗向聖母獻上一支金玫瑰,作爲對全能天主藉著瑪利亞在來到法蒂瑪的許多朝聖者心中所行的事的驚嘆與感激。
2010年5月14日 – 默主哥耶分享 (多倫多中華殉道聖人堂)
May 14, 2010 – Medjugorje Prayer & Sharing from Chinese Martyrs Catholic Church in Toronto
Topic: Our Lady of Fatima
日期 |
分享 |
錄音長短 |
|
14-5-2010 |
祈禱、訊息: |
Francis Yang
|
20:37 |
主題: 花地瑪聖母 |
Agnes Chin |
24:00 |
教宗在法蒂瑪主持晚禱幷宣讀聖化司鐸,將司鐸托付給聖母無玷聖心的宣言
恭讀聖若望福音 16:23-28
那時,耶穌對門徒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因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他必賜給你們。直到現在,你們沒有因我的名求什麼;求吧!必會得到,好使你們的的喜樂得以圓滿。「我用比喻對你們講了這一切,但時候來到,我不再用比喻對你們說話,而要明明地向你們傳報有關父的一切。在那一天,你們要因我的名祈求,我不向你們說:我要為你們求父,因為父自己愛你們,因你們愛了我,且相信我出自天主。我出自父,來到了世界上;我又離開世界 往父那裏去。」
—基督的福音。
(Saturday of the 6th week of Easter)
A Reading from the Holy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16:23-28
23 In that day you will ask nothing of me. Truly, truly, I say to you, if you ask anything of the Father, he will give it to you in my name. 24 Hitherto you have asked nothing in my name; ask, and you will receive, that your joy may be full. 25 “I have said this to you in figures; the hour is coming when I shall no longer speak to you in figures but tell you plainly of the Father. 26 In that day you will ask in my name; and I do not say to you that I shall pray the Father for you; 27 for the Father himself loves you, because you have loved me and have believed that I came from the Father. 28 I came from the Father and have come into the world; again, I am leaving the world and going to the Father.”
—The Gospel of the Lord.
Podcast: Play in new window | Download () | Embed
Subscribe: Apple Podcasts | RSS
May 14, 2010 – Medjugorje Sharing (by The Church of the Annunciation)
Podcast: Play in new window | Download (0.0KB) | Embed
Subscribe: Apple Podcasts | RSS
詮釋時代
今天的生活使我們特別傾向於對外界事物的不斷關注。媒體是如此發展和壯大,且具有侵略性,致使我們投身其中,使我們忽略自我,並挖空我們的個人意識。
因此,我們應特別注意。我們可以從單純的觀察員的觀點過渡到評論家、思想家、法律專家的觀點。若想使心靈充滿活力,這種具有反思的意識形態對於現代人的心靈非常重要,不致淪為使人眼花繚亂的一道簡單螢幕。對於我們基督徒而言,如果想發現“時代的標記”,這個反省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對於“時代”的詮釋,也即圍繞和影響我們的現實和歷史經驗,應該指向“福音之光”,正如大公會議所教導的(《牧職憲章》4號)。
“時代標記”的發現是基督徒良心的工作;是以行為來驗證信德的成果。
教宗保祿六世
公開接見講話
1969年4月16日
(參閱: 司鐸年箴言薈萃 第四冊)
聖瑪弟亞 (宗徒) (慶日)
恭讀聖若望福音 5:9-17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正如父愛了我,同樣我也愛了你們;你們應存在我的愛內。如果你們遵守我的命令,便存在我的愛內,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而存在他的愛內一樣。我對你們講論了這些事,為使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內,使你們的喜樂圓滿無缺。
「這是我的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你們如果實行我所命令你們的,你們就是我的朋友。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為僕人不知道他主人所做的事。我稱你們為朋友,因為凡由我父聽來的一切,我都顯示給你們了。不是你們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們,並派你們去結果實,去結常存的果實;如此,你們因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他必賜給你們。這就是我命令你們的:你們應該彼此相愛。」
—基督的福音。
(Friday of the 6th week of Easter)
(Feast of Saint Matthias, Apostles)
A Reading from the Holy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15:9-17
9 As the Father has loved me, so have I loved you; abide in my love. 10 If you keep my commandments, you will abide in my love, just as I have kept my Father’s commandments and abide in his love. 11 These things I have spoken to you, that my joy may be in you, and that your joy may be full. 12 “This is my commandment, that you love one another as I have loved you. 13 Greater love has no man than this, that a man lay down his life for his friends. 14 You are my friends if you do what I command you. 15 No longer do I call you servants, for the servant does not know what his master is doing; but I have called you friends, for all that I have heard from my Father I have made known to you. 16 You did not choose me, but I chose you and appointed you that you should go and bear fruit and that your
fruit should abide; so that whatever you ask the Father in my name, he may give it to you. 17 This I command you, to love one another.
—The Gospel of the Lord.
Podcast: Play in new window | Download () | Embed
Subscribe: Apple Podcasts | RSS
堅韌而自由的學習
司鐸應該是禮貌和藹而非低聲下氣,平易近人而非懦弱,恰如其分地引導眾靈魂,溫和良善,寬於待人,始終保持不偏不倚和謹慎的態度。
缺乏學習要給司鐸帶來莫大的傷害。司鐸應勤於學習;不應該放棄能夠不斷充實自己的學習機會。良好而聖善的書籍是司鐸們的救星,熱愛這些書籍可以使他們避免很多兇惡。
另外,學習能夠增進司鐸的學問,擁有高水準和現代化的素養,為能恰如其分地建樹他人和服務於天主和人靈,我再強調,這份不斷的學習,能救司鐸脫離眾多危險……
要從事學習,需要精神集中,這是司鐸內心和他與世界交往的不可或缺的美德。
孔奇達•德•阿爾米達
(Conchita Cabrera De Armida)
基督的司鐸
新城出版社,羅馬 2008,190-191頁
(參閱: 司鐸年箴言薈萃 第四冊)
Recent Comments